有人在执勤时与居民闲聊过久,有人对军营的纪律开始抱怨。
张天佑知道,这支队伍的根基是铁的纪律和明确的使命感,一旦根基动摇,所有的外部成就都将是沙上之塔。
于是,在“共建周”最热闹的一天清晨,营地的晨誓仪式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恢复了。
天还没亮,所有士兵就被紧急集合在操场上。
张天佑没有使用康罗伊建议的英文口号,而是亲自站在高台上,用沉稳的中文一字一句地朗读起一段他从旧书卷里找出的太平天国时期的《工营规约》节选。
“手执工具,如握刀枪,以建代战,心怀天下;身披军装,服务于民,不占不取,不忘其本。”
冰冷的晨风将他的声音传遍操场的每个角落。
随后,翻译官将这段话的要义转述给非华裔士兵。
那一刻,士兵们脸上的轻松惬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久违的肃然。
张天佑同时宣布设立“荣誉榜”,每周评选在社区服务中获得最多居民真心点赞的士兵。
第一周的荣誉获得者,是一名曾经在国内参与爆破铁路隧道的退伍矿工,他因为在寒流来临前,默默帮一位独居老人通宵组装好了新的取暖煤炉,而获赠了一盆在寒风中依然盛开的天竺葵。
就在新秩序在华人内部悄然重塑之时,马丁·凯利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舆论的风向正以他无法控制的速度逆转。
《纪事报》的销量开始下滑,那些曾经为他的排外言论摇旗呐喊的读者,如今却在茶余饭后讨论着哪家的屋顶被中国人修得又快又好。
他意识到,必须用一记重拳将对手彻底打倒。
一场精心策划的“受害业主揭发大会”应运而生。
凯利邀请了三位“受害者”现身说法,准备控诉华工“恶意低价竞争扰乱市场”和“偷窃本地工匠的设计图纸”。
发布会当天,记者云集,闪光灯不断。
而当其中一位“受害者”走上台时,全场一片哗然——那竟是威廉·哈里森的妻子,玛莎。
她面色苍白,在凯利的搀扶下,用颤抖的声音控诉着“星火营造社”是如何用廉价服务引诱她和丈夫,导致她身为本地木匠协会会员的儿子失去了好几单生意。
凯利脸上露出胜利的微笑,他等待的正是这个引爆全城的时刻。
然而,他没有注意到,会场后排的艾米丽·温特小姐,正冷静地对身边的几位主流媒体记者按下了播放键。
一段清晰的录音从便携式录音机中流出,正是凯利自己的声音:“听着,找几个穷困潦倒的白人,给他们每人二十美元,让他们对着镜头哭诉,就说中国人抢了他们的饭碗。故事要编得惨一点,越惨越好!”
丑闻如炸弹般引爆。
几乎在同一时间,詹尼通过中间人,将凯利与那三位“受害者”——包括玛莎的儿子——之间的资金往来凭证,匿名寄送给了《费城问询报》。
人证物证俱在,铁证如山。
《纪事报》的信誉一夜之间彻底崩塌,连一直以来默许凯利行为的民主党内部,也迅速发表声明,与其划清界限。
凯利苦心经营的舆论帝国,在短短一个小时内,灰飞烟灭。
康罗伊没有给对手任何喘息的机会。
在凯利丑闻发酵的第二天,他高调宣布,整合旗下十八家“星火营造社”与三十名签约的独立技师,正式成立“黎明工匠联合会”。
联合会统一了质量标准、工伤保险体系和客户评价系统,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由联合会先行赔付。
更震撼的举措是,他推出了“百匠计划”:每年由黎明财团与市政发展基金各承担一半费用,资助一百名有技艺的外来工人考取美国官方的职业资格证书,让他们能名正言顺地进入主流劳动力市场。
消息传出,连一向眼高于顶的钢铁大王托马斯·梅隆都在一次私人晚宴上对康罗伊感叹:“康罗伊,你这已经不是在扶持弱者了,你这是在用资本和规则,重建整个劳动力市场的秩序。”
康罗伊只是摇了摇杯中的威士忌,平静地回答:“我没那么伟大,梅隆先生。我只是想让扳手敲击螺母的声音,也能敲响机会的大门。”
暴雨如注的深夜,康罗伊独自驾车,巡视着新村外围那些日新月异的建筑。
雨刮器在玻璃上徒劳地来回摆动,前方的一切都模糊不清。
当车灯扫过一栋刚刚竣工的社区中心时,他猛地踩下了刹车。
雨幕中,一个人影静静地站在门口,是张天佑。
他没有穿军装,只披着一件深色的雨衣,雨水顺着帽檐不断滴落。
他一动不动,只是仰头望着门楣上那块新安装的铜牌:“东区互助所·开放时间:每日9:00-21:00”。
康罗伊熄了火,推门下车,冰冷的雨水瞬间打湿了他的头发。
他走到张天佑身边,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那块铜牌在昏暗的街灯下反射着柔和的光。
“等谁?”康罗伊问。
张天佑的视线没有移开,声音很轻,几乎要被雨声吞没:“没人。我只是在想……从前我们在国内,修桥铺路,建宫殿,都是为了朝廷征税和皇帝的威严。如今在这里,这些人愿意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家门修屋顶,只是因为他们相信,我们会修得很好。”
他抬起头,目光穿透雨幕,望向互助所内透过窗户渗出的那片温暖的灯光。
“这光,”他轻声说,“比紫禁城里的万千灯笼还要亮。”
康罗伊一时无言,心中某处最坚硬的地方,似乎被这微光和话语轻轻触动。
他只能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张天佑被雨水浸透的肩头。
远处,城市之脑——那座巨大的差分机塔顶端的红色探照光,正以恒定的速率缓缓扫过这片被雨水洗刷的街区,像一只永不闭合的巨大眼睛,冷漠地注视着这一切。
而在它目光所及的无数扇窗户后面,一种全新的、截然不同的生活,正伴随着雨水的滴答声,悄然扎根、生长。
雨丝渐歇,空气中混杂着泥土与新漆的气息。
康罗伊最后看了一眼那块在夜色中依然反光的铜牌,仿佛能触摸到它尚未散尽的余温。
喜欢镀金神座:时代的齿轮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镀金神座:时代的齿轮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