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王长贵站起身,把手里的烟袋锅子在桌上重重一顿。
“就按陈小子说的办!”
他布满血丝的眼睛扫过全场,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都听见了没?”
“陈小子。”
他又转向陈放,“巡山的事,就全交给你了。”
“工分照旧,一天十个!”
“需要人手,随时开口!”
“好。”陈放干脆地应下。
从大队部出来,天已大亮。
村口的大喇叭里,随即传来了王二柱打了鸡血似的吼声,把老支书的命令一字不漏地传遍了前进大队的每个角落。
瘫在田埂上的村民们,一个个像被抽了主心骨,听到喇叭里的声音,先是愣怔。
随即又像是找到了方向,骂骂咧咧地互相搀扶着站了起来。
人就是这样,有个盼头,骨头就断不了。
陈放回到知青点,追风、雷达、幽灵和踏雪已经等在了门口。
它们虽然疲惫,毛发上还沾着干涸的血污,但在陈放的注视下,还是重新振作起精神。
“走,干活了。”
一人四犬,再次走向那片刚刚经历过浩劫的土地。
追风走在最前面,沿着田埂的边缘,步履沉稳。
雷达那对大耳朵不停转动,鼻子贴着地面,仔细分辨着风中传来的每一种气味。
幽灵和踏雪则一左一右,在更远处的山坡下,身影时隐时现。
一个上午,它们就成功驱赶了两窝想来偷吃种子的野鸡。
突然,雷达停下脚步,鼻子对着一处半塌的草垛猛嗅几下,随即整个身形如离弦之箭般冲了进去。
片刻之后,只听一阵叽叽嘎嘎的惨叫,雷达叼着一只肥硕的野兔跑了出来,精准地扔在陈放脚边。
正在地里艰难修补栅栏的几个村民看到这一幕,都忍不住直起了腰。
“乖乖!陈知青这狗,比我家那只养了十年的老猫都厉害!”
“可不是嘛!有它们守着,咱这心里头,踏实多了!”
议论声顺着风飘进陈放的耳朵,他却没多在意,拎起还在蹬腿的野兔,转身往知青点走去。
黑煞和磐石的伤需要静养,但也需要补充营养。
回到知青点,院子里冷冷清清,弥漫着一股无所事事的颓丧气息。
李晓燕、王娟几个女知青脸色发白地坐在屋檐下,看着远处田地里忙碌的村民,满脸都是焦虑。
吴卫国和瘦猴则缩在墙角,垂头丧气,活像两只斗败的公鸡。
李建军抱着膝盖坐在门槛上,一言不发,眼神空洞。
“都杵着干啥?等天下掉窝头?”
陈放的声音不大,却让院子里所有人都一个激灵。
他们回头,看见陈放拎着一只肥兔子,不紧不慢地走了进来。
“陈……陈放……”李晓燕站了起来,嘴唇动了动,却不知道该说啥。
陈放没理会他们,径直走到水缸边,抽出那把随身的剥皮刀,三下五除二就处理好了野兔。
剥皮,去内脏,动作干净利落得让人心头发毛。
他将兔肉剁成块,扔进锅里,又添了些前几天晒干的野菜根,架在炉子上炖煮。
不一会儿,一股浓郁的肉香味就开始在小院里弥漫。
陈放盛了一大碗肉汤,走到狗窝边,把肉挑出来,吹凉了,撕成小块,小心地喂给黑煞和磐石。
两个大家伙吃得呼噜呼噜响,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呜咽。
做完这一切,他才回到院子中间,靠着墙坐下,端着那碗只剩下些许肉末的野菜汤慢慢地喝着。
“书记的命令,你们都听到了?”陈放吹了吹热气,头也不抬地问。
几个知青面面相觑,最后还是李晓燕硬着头皮开口:“听到了……让咱们修整地,准备春耕……”
“那你们怎么不去?”
“我们……”李晓燕的脸一下子涨红了。
“地里那么乱,人又都累成那样,工具也坏了不少……我们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
这话一出,吴卫国立刻找到了台阶下,跟着点头:“就是啊,咱们这身子骨,哪干得了那个……”
“人挪活,树挪死。”
陈放放下手里的碗,抬起了头,眼神平静地扫过他们,“地里的庄稼,是全大队的命根子,也是咱们自己的饭碗。”
他顿了顿,声音冷了几分。
“指望别人把饭喂到嘴里,今年秋天,咱们就只能喝西北风。”
这话一出,吴卫国和瘦猴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李晓燕和王娟也有些不知所措。
只有李建军,一直沉默着,此刻却慢慢抬起了头,眼里有了些光。
陈放站起身,走到墙角那堆乱七八糟的破烂农具前。
“地里的重活,你们干不了。”
他踢了踢一柄断了把的锄头,“修东西,总会吧?”
他弯腰捡起那把锄头,又拿起剥皮刀,从柴火堆里挑了一根粗细合适的柞木。
他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蹲下身,开始削制。
木屑纷飞,不到十分钟,一个崭新的锄头柄雏形就出现在他手中,与那铁锄头的接口处严丝合缝,像是原装的一样。
所有人都被他这手绝活震住了。
“都看着干什么?”
“等我一个人把活干完?”
陈放把修好的锄头往地上一扔,发出“当”的一声脆响。
这一声,像是敲在了每个人的心上。
李建军第一个站了起来,默默地走到那堆破烂前,也学着陈放的样子,捡起一把坏了的铁锹,开始琢磨怎么修。
吴卫国和瘦猴对视一眼,终于磨磨蹭蹭地跟了过去。
“我们……我们能干点啥?”王娟小声地问李晓燕。
陈放听见了,随口指了指旁边一堆生锈的铁器:“把那些铁锹头、犁铧上的锈磨掉,打磨锋利了,干活也能省点力气。”
王娟和李晓燕立刻行动起来,找来石头和破布,开始吭哧吭哧地打磨。
知青点的小院,头一次变得如此忙碌。
陈放没有停下。
他检查着每一件损坏的农具,一眼就能看出最关键的症结所在。
“李建军,这个耙齿的角度不对,重新校一下。”
“吴卫国,你那木柄削反了,顺着木纹走。”
“王娟,用草木灰加水和成糊,擦得更快。”
渐渐地,知青们不再手足无措,在陈放的指导下,手里的活也越来越顺。
喜欢重生七零,这长白山我说了算!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重生七零,这长白山我说了算!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