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并非虚无。它粘稠、厚重,像凝固的琥珀,将他包裹其中。没有声音,没有光,没有触觉。时间失去了意义,空间失去了边界。张纳伟的意识如同沉在深海底的一粒微尘,感知不到自身的存在,也感知不到外界的任何涟漪。只有一片死寂的、无边无际的暗。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瞬,也许是永恒——一种极其微弱、极其原始的悸动,在意识的深渊底层,极其缓慢地萌发。那并非思考,更像是一种本能的生命信号,如同深埋地下的种子感受到了一丝极其遥远的地热。它微弱地搏动着,牵引着散落在黑暗中的意识碎片,试图将它们重新聚拢。
渐渐地,一种奇异的“存在感”开始浮现。他“感觉”到自己正浸泡在某种温暖的、粘稠的液体里。液体温柔地承托着身体的每一寸,没有一丝一毫的压力感。更诡异的是,他发现自己“不需要呼吸”。没有空气进入肺部的渴望,没有胸腔起伏的本能。生命维持的方式,似乎完全依赖于包裹周身的液体,通过皮肤、或许还有某种无形的连接,进行着神秘的物质交换。这种感觉陌生到了极点,带着一种非人的、胚胎般的宁静。
他尝试着“想”。思维的齿轮仿佛锈蚀了万年,每一次转动都发出艰涩的呻吟。记忆是一片混沌的迷雾,只有几个最强烈的印记顽固地闪烁着微光:苏纳琳……画画班……苏玲冷淡又复杂的眼神……五百万元人民币……冰冷的走廊……刺眼的灯光……还有最后那淹没一切的、撕心裂肺的灼烧剧痛!这剧痛的记忆碎片像一根烧红的针,猛地刺入混沌的意识,带来一阵强烈的、模糊的恐惧痉挛。
就在这恐惧的涟漪在意识之海中漾开的同时,玻璃容器外,生命体征监测仪上,一条原本平稳得近乎直线的脑电波图,突然爆发出了一簇极其细微、但频率明显加快的密集波纹。波纹的振幅虽然微弱,却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打破了监控系统的沉寂。
“THA-1731号样本,脑电波活动异常!Delta波显着减弱,Theta波增强,出现低幅高频Beta波!”一个穿着白色防护服、紧盯屏幕的实验员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疑似意识恢复迹象!重复,样本THA-1731号出现意识恢复迹象!”
他的报告声通过实验室的内部通讯系统,清晰地传到了隔壁的控制室。几乎是下一秒,控制室厚重的金属门滑开,李博士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依旧穿着笔挺的白大褂,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快步走到那名实验员身后,锐利的目光扫过屏幕。
“确认?”李博士的声音低沉平稳。
“确认,博士。波形变化符合预设的‘意识复苏临界点’模型,同步生理参数显示新陈代谢速率正在快速提升,已接近基准线。”实验员指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和曲线。
李博士的眼神微微闪动了一下,那是一种看到预期成果得以验证的、纯粹的科研式兴奋。“通知所有人员,立即进入‘破茧’程序。准备标准操作流程,记录所有数据节点,从意识确认到完全苏醒,一秒都不能遗漏。”他的命令简洁有力。
实验室内的气氛瞬间绷紧。原本各自忙碌的几名实验人员迅速放下手头工作,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无声而高效地聚集到那个巨大的、蛋壳状的玻璃仪器周围。仪器内部,粘稠的淡黄色液体中,那个被浸泡的身影依旧毫无动静,只有监测屏幕上跳动的脑波,昭示着内部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名实验员拿起操作台上的通讯器,声音透过仪器内壁的扩音装置响起,冰冷、平稳,毫无情感:“样本THA-1731,意识复苏确认。启动‘破茧’程序第一阶段:终止营养液与基因稳定剂输入,注入苏醒诱导剂与肌肉张力恢复液。”
命令就是行动。张纳伟混沌的意识中,模糊地感觉到连接在自己手臂上的输液管里,那股恒定滴入的冰凉液体似乎被截断了。紧接着,一股截然不同的、带着微弱电流般刺激感的液体,顺着血管流淌进来。这股液体所过之处,那沉睡了不知多久的肌肉纤维,开始产生一种极其细微的、被唤醒的酸胀感。同时,包裹周身的温暖液体,温度似乎开始缓慢下降。
“第二阶段:生命维持液排放。”冰冷的指令再次响起。
玻璃容器底部传来细微的嗡鸣和液体流动的汩汩声。张纳伟感觉到承托着自己的粘稠液体正在迅速消退。身体暴露在仪器内部的空气中,带来一阵微凉。失去了液体的浮力,一种久违的、属于重力的拉扯感重新回归,虽然极其微弱,却让意识中那份“存在感”陡然清晰了许多。他依旧不需要呼吸,口鼻上的呼吸面罩持续提供着压缩空气,但身体已经脱离了那纯粹的液体环境。
“第三阶段:解除外接生命维持系统。准备进行‘脐带’分离。”李博士亲自走到了仪器操作台前,声音透过防护面罩传来,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专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