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庆海睡了两天还没醒,家里人都吓得够呛,何义也不知道自己儿子咋了,只知道天亮回来的时候小脸煞白,一句话没说,躺炕上就睡。而程桂珍一直埋怨何义,明明发现儿子不对劲儿,不早点儿说,这都睡两天还没醒。
何义被埋怨得低着头,一声不吭,心里也满是自责。到了晚上,程桂珍趁着夜色偷偷出了门,去寻沈三婆。 趁着村子里人家家这时候都准备睡觉了,毕竟这么冷的天儿,没有人在外面晃悠了。不一会儿,程桂珍就带着沈三婆回来了。沈三婆一进屋,就围着何庆海的炕转了几圈,嘴里念念有词。随后,她从兜里掏出一张黄纸,点燃后在何庆海头顶绕了绕,又取了一碗清水,滴入几滴符水,让何义喂给何庆海。何义赶紧照做,可喂完后,何庆海依旧没有醒来的迹象。沈三婆皱着眉头,说这孩子身上的阴气有些厉害,恐怕不是简单的法子能解决的。就在一家人焦急之时,何庆海的身体突然动了动,缓缓睁开了眼睛。众人又惊又喜,忙围上去询问他怎么回事。
何庆海虚弱地说,他在外面遇到了奇怪的事情, 就把那天晚上遇到的事情通通的说了一遍。沈三婆听完,脸色变得十分凝重,说道:“这事儿可麻烦了, 你这是遇上清风寻伴了,家里人听着都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样子,沈三婆也没让他们久等,而清风就是那没出阁的姑娘,没嫁人的黄花大闺女死了。那孤刹清风缠上你家小子了,看样子是你家这小子走夜路,赶巧这清风出来寻找另一半。这是看上你家小子了。虽说昨晚黄三爷救了他一时,但这清风不会善罢甘休的。”何义夫妇一听,顿时慌了神,程桂珍紧紧抓着沈三婆的胳膊,哭着说:“三婆,您可得救救我儿子啊。”沈三婆安慰道:“先别急,我想想办法。”她低头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说:“如果知道这个清风是哪家曾经的小姐或者是哪家的姑娘寻找他家人,让他家人给那姑娘配个阴婚,也就消停了。
这个时候沈三婆又犯难了,可是咱也上哪儿问呀,也不知道这附近哪有孤坟呢,哎呀,这些年呐,这种庄稼地全都刨了,平了,上哪找去呀?有那老人也不记得是哪是哪,谁知道都是多少年的了,正在这时候沈三婆又说到最好找到。10年以上的桃树。被雷劈过,用这个木头做个配件挂在脖子上 这东西辟邪保平安。一家子人听了都觉得上哪儿找这东西去。
这种人一想也是咱东北这边儿没听说谁家种桃树啊,还得是10年以上被雷劈过的,哪有那么赶巧的事儿啊,咱东北这儿的天儿,这桃树也不能存活呀,这真让人犯难呐。
沈三婆没办法说到那暂时只能让你家小子,白天中午太阳足的时候。出去晒太阳一个小时就回来,太阳落山就进家门,不能出去,就是有屎有尿也不能到外边儿去,一家人点头同意了,暂时只能这样。何庆海没啥感觉,就是浑身没啥力气,总感觉浑身骨头里都觉得冷,躺在滚热的炕上就觉得浑身冷冰冰的。
何庆海迷迷糊糊的在炕上躺着,感觉似睡非睡的,就感觉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潜意识里告诉自己不能回答,就这样一声声的有人喊着他自己,偶尔听见是自己认识人的声音,有男有女,偶尔是不认识的,声音都在自己耳朵里出现过,但是他的潜意识非常清楚,就是不回答,迷迷糊糊中何庆海好像走了很远的路,一下看到前面的村子走了进去,咦,这不是自己以前来过的黄家岭吗?
当他走进村子里,又看到不少半大孩子叽叽喳喳,拉着自己走到一座矮小的房子,只见那天晚上看到那酒鬼老头儿笑眯眯的,看着自己何庆海一看,哎呦喂,上前深深鞠了一躬,说到黄三爷,谢谢救命之恩,黄三爷笑着点点头,你小子还行,哎,说你小子倒霉啊,不知道你说啥好了,小小年纪,这么大晚上往出跑啥?要不然你能碰到这事儿赶,你命不该绝,碰到我老头子才把你安全护送回去,要不然你小子早做人家新郎去喽!
何庆海摸摸鼻子,不好意思,说到我还小呢,黄三爷狠狠瞪了他一眼,说道知道自己小,五经半夜出去乱跑。没多一会儿就来了几个年长的老头老太个子都不高,坐在了黄三爷跟前儿,几个人互相打着招呼,何庆海都知道这些人都是长辈,对他们一个个拱手千里,其中一个年长的老头儿说道,大家有什么办法互相给这小家伙出个主意。
黄三爷接着说:“那清风缠上你,可不会轻易放手。不过我也不能一直护着你,我给你指条路。你去西山头那片老林子,林子里有棵50年老黑桃树,前些年遭过雷劈。你取一段桃树枝,做成配饰戴在身上,或许能保你平安。”何庆海赶忙点头记下。黄三爷又叮嘱:“这事儿得你自己去,别人帮不了你,而且得赶在天亮前完成。”说完,黄三爷挥挥手,那些半大孩子又拉着何庆海出了村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