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壁还在震动,碎石不断从头顶掉落。我坐在火潭边,手里的暗红晶石微微发烫。刚才那道低沉的声响像是从地底深处传来的,震得脚底发麻。我没有动,只是把晶石握得更紧了些。
体内的火灵已经不再乱窜,经络也比之前稳定了许多。我闭上眼,开始运转《归炎诀》第二段的内容,一点点梳理那些刚打通的新路径。每一次周天循环,都能感觉到火灵流动得更加顺畅。
我按照系统给的新法子,每日三次大周天。每次运行前,先用晶石在掌心轻轻划一圈,借它的频率定住自己的节奏。火潭的光映在脸上,一明一暗,正好和呼吸的节拍对上。
第一天过去,手臂上的裂口结了痂。我能感觉到四肢回暖,麻木感退了大半。到了第二天,试着施展《凤翔诀》中的“焰影步”,身形一闪,带出一道残影。落地时稳稳站住,没有再像以前那样踉跄。
这让我知道,身体已经开始适应新的经络走向。
第三天清晨,我盘坐在原地,掌心向上,尝试凝出三昧真焰。火焰升腾而起,颜色偏橙,不像从前那样刺眼。我控制它缩小成豆大一点,悬在指尖不动。过了片刻,又让它拉长成线,绕着手腕转了一圈。
火焰很听话。
我没有停,继续加大灵力输出。这一次,火焰分成两股,分别跳向左右两侧,在空中交织成网状。等收功时,额头上渗出一层薄汗,但体内没有出现任何滞涩感。
我知道,这一关算是过去了。
接下来几天,我开始尝试融合《凤翔诀》更高层次的法术。以前练“焚空掌”时,总是需要提前蓄力,现在只要念头一起,掌心就能爆发出烈焰。而且威力比之前更强,打出的一击直接在岩壁上烧出一个深坑。
我站在坑前看了看,伸手摸了摸边缘。石头已经被高温熔化过又冷却,表面光滑发亮。这种程度的破坏力,放在几天前根本做不到。
修炼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几个隐藏的小窍门。比如在运行火灵经过肩胛处时,稍微放缓速度,能让下一阶段的爆发更有力;再比如每次完成周天后,静坐片刻,体内的余热会自动回流丹田,形成一次自然的温养过程。
这些细节,《凤翔诀》里没写,但我自己摸索出来了。
第五天夜里,我做了一次完整的高阶演练。从起身到腾跃,再到连续打出三记“焚空掌”,最后以“焰影步”收尾,整套动作一气呵成。速度快到连我自己都只能捕捉到残影。
停下来的时候,心跳平稳,呼吸均匀。没有一丝疲惫感。
我低头看着双手,指尖还带着淡淡的火光。现在的我,已经不再是那个靠蛮力硬撑的人了。每一步怎么走,每一缕火灵往哪去,都在掌控之中。
第六天,我决定挑战一次极限。盘坐在火潭边,将感知完全沉入经络,尝试扩大火灵运行范围。以往只走主脉和几条支脉,这次我把所有能调动的细络全都纳入循环路线。
刚开始有些吃力,火灵在末端出现轻微抖动。但我用晶石辅助调整节奏,慢慢把波动压了下去。随着循环深入,越来越多的通路被激活,体内的暖流也越来越强。
等到一轮结束,全身经络都在发热,像是泡在温水里。我睁开眼,视线清晰,头脑清醒。这种感觉,就像是终于把一件拼了很久的图完整拼好了最后一块。
第七天,我准备进行最后一次大周天运转。
这次的目标是彻底封固成果。我把晶石放在膝盖上,双手结印,缓缓引导火灵从丹田出发,沿着新构建的体系走完全部路线。每一个节点都仔细检查,发现有松动的地方就立刻加固。
当火灵回到丹田时,我感受到一股明显的充盈感。不是那种胀痛的满,而是实实在在的力量沉淀。
我知道,这次闭关的效果远超预期。
《凤翔诀》第三重,我已经完全掌握。不只是会用,而是真正理解了它的运作方式。哪怕不用口诀,也能凭本能做出反应。
我靠在岩壁上休息了一会儿,抬头看向洞顶。那里有一道裂缝,光线透不进来,但能听到风声。外面的世界应该起了变化,可我现在顾不上想那么多。
我只想再试一次。
我站起身,走到空旷处,深吸一口气,然后猛然抬手。一团拳头大小的三昧真焰在掌心炸开,瞬间照亮整个岩台。火焰的颜色更深了,接近赤红,温度也更高。
我把它抛向空中,同时脚下发力,整个人如箭般冲出。在半空中转身,一掌拍向火焰中心。轰的一声,火球炸裂成无数火星,四散飞溅,碰到岩壁立刻燃起一片火痕。
落地时,我没有停顿,紧接着施展“焰影步”,连续闪动七次。每一次移动都精准落在预判的位置,速度越来越快,到最后几乎看不清人影。
等我停下,四周已经布满了燃烧的痕迹。空气中弥漫着焦味,地面也被踩出了浅浅的脚印。
我站在原地,气息平稳。
这时,脑海里响起了提示音。
【叮——】
【检测到宿主已完成阶段性修炼目标】
【是否开启下一阶段任务?】
我还没来得及回答,远处又传来一声震动。
这次的声音更近了。
脚下的岩石明显晃了一下,我低头看见火潭表面泛起波纹。潭水中的倒影扭曲了一瞬,随即恢复平静。
我握紧了手中的晶石。
它现在变得比之前更热了。
喜欢洪荒系统:开局答盘古题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洪荒系统:开局答盘古题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