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知晓此事,便须终生伴随陛下,以防泄密。
那我跟着你便是,今日休想再逃!赢英此言令嬴政忍俊不禁。
转念想来确有理,便允她一同聆听。
当年师尊推演出陛下将遭生死大劫。
恕臣直言,臣能预知赵高等人的阴谋,全因亲眼目睹师尊的占卜结果。
师尊的卦象显示陛下本该已登仙界,但师尊不忍,耗费百年修为为陛下续命,强行将我送至此处。
许多师尊的预言仍烙印在我脑海中,因此臣偶尔能预知未来之事。
当柴髙道出这些隐秘时,赢英震惊不已。
难怪这位中丞非同寻常,原来其师尊竟是真仙。
臣献给陛下的药方虽不能长生,但师尊说过可延年益寿。
天命难违,师尊只能为陛下续命一次,往后就要靠陛下自己了。
稍后臣再传授一套拳法,是代师尊所授,请陛下勤加练习。
就是中丞每日在府中演练的那套拳法?难怪总有人说中丞的拳法古怪,动作如此缓慢,原来有此渊源。
嬴政此刻已完全信服。
虽然对柴髙所言仍存些许疑虑,但接下来的话让他更加确信不疑。
请陛下务必重视,今年恐有灾情,望陛下早作准备。
可命各县开仓放粮,助百姓渡过难关。
中丞是说还会有灾情?朕明白了,明日早朝便下旨。
中丞可还有其他嘱咐?
陛下明鉴,大灾之后必有大乱。
臣已拟定应对之策,请陛下御览。
这份预案是柴髙精心准备的。
虽然先前已调拨部分粮草至各地,但分散后数量有限。
如今再开军仓赈济,当可缓解灾情。
最后启动预备方案,预计能控制大半灾民。
即便仍有 * 动,规模也不会太大,难以形成气候。
中丞谋划如此周全,若最终无灾发生,看中丞如何向朕交代。
这些日中丞事务繁忙,赢英,你就直接住进中丞府吧。
朕看中丞非常人,那些繁文缛节就免了。
待朕与中丞都得闲时,再补办婚礼如何?
柴髙闻言暗自苦笑。
这位始皇帝竟连公主的婚礼都要从简,莫非国库空虚?自然不可能。
多半是想借女儿拴住自己。
不过柴髙深知,每个女子都渴望盛大婚礼,连巴嫱都不例外。
她时常抱怨,总缠着他要补办一场隆重仪式。
臣倒无所谓。
若公主不介意,今日便可同归。
反正臣的宅院宽敞,公主也能与巴嫱多相处。
“夫君,我这就去准备,父皇别忘了欠赢英一个婚礼。
”在两个男人惊讶的注视下,赢英匆匆回房收拾行装。
“贤婿,朕准你三日休沐,好好陪伴公主。
朝堂事务暂且放下,毕竟是朕最疼爱的女儿。
”
嬴政心中怅然,女儿的心早已不在宫中。
古话说女大不中留,果然半点不假。
谁曾想,柴髙的假期还未过半,加急奏报便如雪片般飞来。
赢英气得直掉眼泪,若非巴嫱温言相劝,险些要闯进宫去质问父皇——满朝文武难道都是摆设?非得我家驸马出面不可?
巴嫱虽不懂朝政,但见始皇帝连女儿婚事都无暇顾及,便知定有大事发生。
想来正如夫君所言,乱象已现。
不过既然夫君早有预料,想必局面尚在掌控,只是苦了赢英妹妹,新婚次日就要独守空闺。
临行前柴髙特意叮嘱赢英要听从巴嫱安排。
多年夫妻,他深知巴嫱最能持家。
赢英对夫君的吩咐丝毫不敢违逆——这位可是连父皇都要礼让三分的仙家 ** ,若真惹恼了他,怕是连公主身份都讨不到好。
坊间传闻果然不虚,巴嫱的正室地位稳如泰山。
不过赢英因公主之尊也算平妻,巴嫱自然处处谦让。
这般妻妾和睦的景象,竟成了咸阳城里的佳话。
多少男子以柴中丞为例规劝妻妾,反被怼道:若有中丞的本事,我们自然安分。
当两位夫人正品鉴将作少府新制的铜镜时,柴髙已在朝堂焦头烂额。
刚踏入殿门,便听见里面吵嚷不休。
《大秦令》释放四百万徭役归乡本是德政,却因只发放月余口粮酿成新患——返乡壮丁与家人分食,存粮很快见底。
虽各郡县开仓放粮,仍是杯水车薪。
更糟的是,庄稼将熟之际天灾频发。
饥民如潮水般涌向都城,多地已出现 ** 持械抢粮之事。
这分明是......有人揭竿而起了。
柴髙此前已有安排,各地官员大多处置得当,不等灾民生乱便着手赈济事宜。
然而仍有数地事态严重,此事终惊动嬴政——在大秦律法下,此等行径罪无可赦。
踏入殿门时,柴髙听见内廷喧哗声却神色自若。
他早将应对之策呈报始皇帝,未料仍被急召入宫。
案头堆积的八百里加急文书令君王面色阴沉,虽说三日前驸马离京时已预作部署,此刻嬴政仍觉郁结于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