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你直言便是。
关于仙人之事早已告知于你,我已禀明陛下,此地既无神仙,亦无仙药。
延年益寿尚有可能,长生不老绝无可能。
当时陛下竟未将您处决?
话一出口徐福便觉失言,毕竟这位中丞大人至今安然无恙,此事确实大有可能。
你既精通航海,我便绘制地图予你。
需将各处要地尽数探明,详细记录航线、洋流等水文信息。
徐福心知自己实为先锋,抵达后便需展开勘察。
待大秦战舰抵达之时,若不归顺,唯有灭族一途。
下官领命,此职正合心意。
不知大人可需下官带回特殊之物?
苏澈取出一幅地图交予徐福。
图上标注之处皆是要地,重要节点均清晰标明。
这些岛屿务必登岸详查,何处可取淡水,何处可获补给,均需明确记载。
眼下不必急于启程,待龙船建成,你率两艘前往。
柴髙展颜而笑,此乃他最期盼之事。
扶桑与琉球实为最佳试金石。
大秦水师终可更名为海军。
得此详图实乃大幸,下官定当不负所托。
见徐福初见纸张时那副贪婪模样,柴髙险些失笑。
今日柴髙仍在忙碌,实则主要交由木匠制作大型球体,置于框架之上。
完工后厚赏木匠,余下工序需亲力亲为。
他欲凭记忆复原地球仪。
唯此方能向众人阐明地圆之说。
然此等认知暂且仅限少数人知晓,以免被百姓视作疯癫。
安置好徐福,接下来需审阅教材。
首部教材颇为简略,除记载基本史实外,更多讲述大秦往事。
这段内容绝对值得载入史册,其中不少史料都取自史官记载,不过部分资料已开始散佚,史官们的记录也偶有疏漏。
其实未必需要完全还原历史 ** ,只要文笔流畅地呈现出来便算大功告成。
近日李斯、张苍等人已疲惫不堪。
所幸科技相关的知识由柴髙整理编纂,但其中提及的常识性内容,当时几乎无人能真正理解。
张苍倒是个尽职的师长,各郡县选派的教学者陆续抵达。
此事本不难办,只因识字之人多出自儒家。
当这些人听闻大秦排斥儒生时,终于按捺不住,再度跳出来大肆抨击。
但这次情况却出乎他们意料——
各郡县百姓对他们的言论兴趣寥寥,毕竟秋收在即,若为此耽误农事,今年的口粮恐怕就要成问题了。
儒家阵营虽陷入混乱,其他学派却暗自欣喜。
譬如法家,已占据不少郡县学堂,这些人大都学识渊博。
他们研读新编教材后,立刻洞悉了大秦未来的治国方向。
咸阳城的富户们纷纷辞退儒家门客,另聘新师。
柴髙此时提出疑问:咸阳文人众多,为何无人愿去基层教书?
不过是尚未看清朝廷用意罢了。
不急,待郡县逐步推行后,成效自会显现。
李斯倒是豁达,言语间难掩得意——法家门生如今遍布朝野,儒生独大的时代已然终结。
嬴政早翻阅过新编教材,对其中倡导爱国团结的理念极为赞许。
唯独数学部分令他头疼,那些心算技巧远非他所能及。
不过扶苏似乎颇有天赋,嬴政曾抄录一串数字考校其算术能力。
众人贡献皆不小,尤以李斯与柴髙功绩最为卓着。
最后的《科学与技术》教材彻底颠覆了世人认知——原来过往竟有如此多谬误!
豪门望族纷纷改变旧习,特别是教材中那套强身健体的太极拳法,更引发风潮。
手工课程则极大激发了孩童兴趣,这一切都在为大秦的启蒙教育奠定根基。
编译工作即将完成,但如何誊抄这些典籍却成了众人最大的困扰。
每当见到这些书籍,几位官员总是忍不住叹气。
然而这些丝毫不能动摇柴髙的热情。
在他的精心绘制下,一个完整的地球仪渐渐成形。
虽然做工略显粗糙,但上面的内容已然清晰可辨。
这日早朝时分,柴髙捧着这个球体踏入大殿。
霎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这个色彩斑斓的圆球所吸引。
始皇帝驾到时显得格外激动。
这些日子他早就听闻中丞研制出了一个巨大的球体,据说能载人飞上天空。
特别是当李戡首次试乘后,始皇帝立即召见询问详情。
可惜李戡不善言辞,只能用手比划着这么大之类的描述,让皇帝听得云里雾里。
此刻亲眼见到这个球体,始皇帝明白中丞的实验已接近成功。
既然连李戡都能上去,自己自然也可以一探究竟。
其余大臣们虽有所耳闻,但都是初次得见实物,个个兴奋不已。
当然也有人闷闷不乐,此人正是冯去疾。
他负责的医馆筹备进展缓慢,倒非他能力不足,而是事务繁杂又缺乏专业指导。
有时不得不专程前往柴髙的云阳取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