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正见姒启说完,随即上前开口道:“陛下,王爷所言皆如实。”
“但是地方衙门需要钱和劳动力维持运转,而这些钱只能通过苛捐杂税获取,朝廷发给他们的饷钱实际上并不足以维持地方衙门的运作,所以他们加税也是正常的。”
“不过这些苛捐杂税确实也会极大的消耗百姓,使他们基本上干一年连温饱也难以维持……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倘若真的如青州王所规划那般,地方衙门不能设立苛捐杂税,虽说百姓好了,但是地方衙门恐难以为继……”
“可能导致中央发布的朝廷政令恐怕难以执行……严重者可能勾结士绅豪族割据一方……严重影响中央朝廷统治……”
姒启摇摇头,否认海正,缓缓说:“海大人说的在理,但是我有解决地方衙门的饷银的良策,同时也能防止地方衙门割据。”
青龙帝见姒启如此信心满满的保证,也忙问道:“皇弟真有此良策?既如此……尽快说来!”
姒启缓缓说:“我的改革方案则是《农民职业化》;”
青龙帝眉头一挑,思虑间喃喃囔道:“农民职业化?农民不本身就是一种职业吗?”
姒启摇摇头否认道:“以现阶段社会分工开来,实际上农民是一种身份,但是并非是一种职业。”
“因为农民除了务农之时农民也可以帮别人干活,干建筑,干工地,进工厂,为什么农民要做那么多工作?那是因为农民无法靠身份获取足以生活的资源。”
“因此农民本质上只是身份,而将农民职业化的目的是让农民将耕种视为可以谋生的工作。”
谭丞相抚须微微点点头,随即,一拱手请教问道:“那如何才能让农民职业化的过程中,既让农民有利可图,又让朝廷有税收,还让地方衙门正常运作呢?”
姒启抿嘴,思虑再三后,解释道:“如果是以往,这三个难题自古以来都是难以破解的,但是现在的我们其实是可以破解的,且听我一一道来。”
“如何使用农民职业化的改革政策,既能解决农民收入,又能提高朝廷税收,还不影响地方衙门正常运作不妨碍中央集权,要这三项史诗级别的问题,其实很简单。”
“第一:改变利益分配方式。以前农民耕种后根据收入纳税,减去朝廷的固定税收和地方衙门的苛捐杂税后,剩余的才是自己的。”
“这种分配方式本质上是剥削的强盗逻辑,我们可以转换思路,将这个国家的农民看成是公司的员工。既然土地都是朝廷的,那么朝廷将土地分给这些农民,让他们帮朝廷种地,朝廷给他们发工资。”
“当然运作方式不是这样的,具体的运作方式是我们根据每家每户的人口数量进行土地免费承包,农民拥有土地后开始耕种,到秋收之时他们将收获的粮食全部交给粮食局。粮食局根据他们的收成扣除税点后发放成钱币工资,如此农民干一年到头和工人一样都能有所收入。”
“如果不太明白,我举个例子:张农户今年收成了一万斤粮食,那么朝廷会用一万元粮币收购这一万斤粮食。粮食局根据收到粮食重量扣除五成的纳税后给农民发工资,以此农民的年收入可以达到五千元一年。当然农户也可以种植其他的等价物,或者养殖牲畜家禽,以此卖给粮食局兑换粮币,具体兑换标准根据市场行情而定。其次农民可以用钱再购买粮食,这样朝廷获取了全国所有粮币作为储备发行货币,而农民和工人一样也有了稳定的收入,而且他们为了提高收入,也会更加认真的种植更多的粮食,以此保证粮食的产量。”
“如此通过粮食局既解决了农民的收益问题,还解决朝廷的税收和粮食储备问题,还使农民变成了真正专门生产粮食的职业。而且有了中央粮食局的介入,必然大大减少瞒产私分和贪污腐败的问题。”
“第二、既然由粮食局征税发钱,那么就可以取消地方衙门的征税的权利。
“朝廷有了大量的货币储备,就可以用货币购买农民的劳动力,便不需要徭役制度,那么就可以取消徭役制度,让百姓劳有所得。农民富裕了也算是藏富于民,百姓就会大量购买工业产品,大大增加市场活跃度,商业税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第三、纳入公务员制度。这个制度就是将全国所有基层和高层的公务员任免交由朝廷负责,同时公务员的月钱也由中央朝廷拨付,不需要地方衙门承担。”
“并且要完善公务员的规章制度和办事流程,如此可以极大保持地方衙门的运作。只要如此行,就算地方衙门一把手县令不在了,地方衙门也不至于停摆,每个人根据办事流程和规章制度知道该干。”
“而地方的一把手官员更多是推动发展的作用,他们的权利将受到极大的制约。因为基层公务员是由朝廷选拔,工资是由朝廷发放,他们的权利来源是中央朝廷,自然在办事过程中不会受到一把手的掣肘,也不担心一把手威胁开除他们。如此就算地方官员心怀不轨,也很难独自与地方豪族士绅勾结颠覆中央政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