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薄雾,为傅家庄园镀上一层淡金色的光泽。张丽涵早早醒来,整理好仪容,等待着医疗团队的到来。今天是傅家为傅天融聘请的专业医疗团队正式入驻的日子,也是她系统学习护理知识的开始。
八点整,周医生带领着五名医护人员准时出现在傅天融的房间里。为首的是一位五十岁上下、气质干练的女医生,周医生介绍道:“这位是李静医生,康复护理专家,从今天起将负责制定和监督傅先生的护理方案。”
李医生目光锐利地扫视了一圈房间,最后落在张丽涵身上:“你就是主要负责照顾傅先生的张小姐?”
张丽涵不卑不亢地点头:“是的,李医生。”
“很好。”李医生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厚厚的文件,“这是我们团队制定的护理章程,一共七章,三十二条规定。从今天起,傅先生的护理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章程执行。”
张丽涵接过文件,随手翻了几页,里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各种专业术语和操作规范。她的心跳不由得加快——这些内容对她而言,如同天书。
“有什么问题吗?”李医生敏锐地捕捉到了她的不安。
张丽涵深吸一口气,坦诚相告:“坦白说,很多专业内容我都看不懂。但我愿意学习,请您指导。”
李医生严肃的表情略微缓和:“诚实是好事。从今天起,每天上午九点到十一点,你将接受两小时的护理培训。其余时间,在我的监督下进行实践操作。”
培训立即开始。第一课是基础的生命体征监测。
“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这些是最基本的监测指标。”李医生示范着电子血压计的使用方法,“注意袖带的位置和松紧度,不正确的操作会导致数据失真。”
张丽涵认真地看着每一个步骤,然后在李医生的指导下尝试操作。第一次,她将袖带绑得太紧,导致读数异常;第二次,又过于宽松,无法准确测量。
“不要急,慢慢来。”李医生的语气依然严厉,但多了几分耐心,“护理工作最忌心浮气躁。”
经过十几次的尝试,张丽涵终于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当她独立为傅天融测出准确的血压读数时,额头上已经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接下来的课程更加复杂:褥疮的预防与护理、呼吸道的管理、鼻饲喂养的操作规范...每一个项目都有严格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午休时间,张丽涵顾不上休息,捧着护理章程反复研读。那些陌生的医学术语让她头疼不已,但她强迫自己一遍遍记忆、理解。
下午是实践操作。在李医生的严格监督下,张丽涵开始为傅天融进行全身护理。
“注意翻身的手法,要保护好颈椎和腰椎。”
“擦拭身体的力度要均匀,避免损伤皮肤。”
“关节活动要循序渐进,不可用力过猛。”
李医生的指导声在房间里回响,张丽涵全神贯注地执行着每一个指令。她的动作虽然生涩,但极其认真,不敢有丝毫马虎。
两个小时的实践结束后,张丽涵的手臂已经酸软无力。但她没有停歇,而是拿出笔记本,记录下当天学到的重点和自己的不足。
傍晚,周医生前来查房,看到张丽涵仍在研读护理章程,不禁感叹:“很少见到这么用心的家属。”
张丽涵抬起头,眼中带着疲惫,却闪着坚定的光芒:“我只是想做得更好。”
夜幕降临,傅家大宅渐渐安静下来。张丽涵却点亮台灯,继续着她的学习。她将章程中的重点条款抄写在卡片上,一遍遍地背诵;对着人体模型,反复练习各种护理动作。
深夜十一点,她还在练习鼻饲喂养的操作流程。这套操作有十七个步骤,从检查饲管位置到控制推注速度,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傅天融的安全。
“步骤七,确认饲管位置...”她喃喃自语,手中的注射器微微颤抖。这是她今晚第二十七次练习,但仍然不够熟练。
就在她准备第二十八次尝试时,身后传来一个声音:“该休息了。”
张丽涵吓了一跳,转身看见何意青站在门口。老人披着外衣,显然是从卧室直接过来的。
“奶奶,您怎么还没睡?”张丽涵急忙起身。
何意青走近,看着她桌上密密麻麻的笔记和练习用品,眼中闪过一丝心疼:“学习是好事,但也不能不顾身体。”
“我只是想尽快掌握这些技能。”张丽涵轻声说,“天融需要专业的护理。”
何意青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欲速则不达。今天的培训我也听说了,李医生是业内顶尖的专家,但要求极为严格。你不要太过勉强自己。”
张丽涵摇摇头:“我不怕严格,只怕做得不够好。”
何意青叹了口气,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瓷瓶:“这是安神的药油,睡前抹在太阳穴上,能帮助你放松入睡。”她顿了顿,又道,“记住,照顾天融是长久之事,你需要保持充沛的精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