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 迎安郡 承天邑 景明宫 麟德堂
夜色渐沉,凉风裹着肃静通过那细小的门缝钻进了其中,薄如鱼鳞的窗纸上映衬出了摇晃的灯火。
随着一声轻轻的‘枝丫’,打破了整个堂内的宁静。
一个身着锦丝鸾凤绒褂的女子提着一盏灯笼,轻慢地走进了其中。
坐在正中间那张雕龙楠木桌案处,身披金色棉衣,修长的手指中拿着一本奏折,原本被折子遮住的脸也因声音而露了出来。
虽然只露了半张脸,但那凌厉的五官以及强势的眉眼就已经‘先声夺人’。
“这么晚了,你来作甚?”
男人声音低沉,虽语气轻松但音色却依旧有压迫性,如果换一个人来,这一声恐怕他就得直接下跪。
“已入深冬,臣妾是怕王上批折子疲累,故让人做了一碗安神汤,好歇息。”
女子说罢,就将另一只手提着的食盒放在了一旁的一张窄长的小桌上。
这是专门放吃食的地方。
纤长细嫩的手打开了食盒,将里面的锦鲤彩碗取出,递给了座位上的男子。
“玉儿,商环的大军已经结束戍边的任务,现在应该已经回到澄阳了,是吗?”
男子将手中的折子放下,一手去接碗,一手拿住了里面放置的银匙。
女子想了想,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是的,臣妾记得他们是上个月十三出发的,今儿是腊月十五,应该已经到了有一两天了。”
“嗯。他们的大部队确实是两天前才到的澄阳。”男子拿着银匙轻缓地在汤中搅拌,根本不着急喝下
“可孤却听说,商环却是提前七日就到澄阳了,你怎么看?”
这个消息倒是让面前的女子惊讶万分,她低头思考了一阵儿还是没能想出缘由。
“臣妾是真不知,应是淳王有召,才快马进城。”
“或许,这位将军还真是热心肠,竟然在他们淳王的急召之下还能誊出手去英雄救美。”
男子将他知晓的事也都一并告诉了面前的女子。
“王上是怀疑这件事?”
男子没有说话,将刚刚还拿在手中的折子重新拿起,向一旁随便一扔。
“臣妾不敢。”女子连忙行礼
“你是孤的王后,孤准你看。”
说罢,便将手上的彩碗放置在一边,盯着面前他的王后认真的面庞。
玉王后面容清丽,气质优雅,身形高挑,远远看去就像是高门贵府的千金。
这道折子就是在向王上汇报,这个月的初九,上将军商环在澄阳内城的街头营救了一名逃难的女子。
随后便回到了城外的大营,第二天便入宫去了。
“敢问王上,这折子有什么不对之处吗?”
玉王后将里面的内容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依旧看不出任何问题。
男子招了招手,示意她走到自己的旁边,随后抬起手指了指其中‘女子’这两个字。
“孤的暗卫不会出这种差错,只有一种可能,他们根本没看清那个女子的容貌。”
这是恰好,还是商环的刻意为之?他不能确定。
玉王后看着面前深眸暗垂的王上,她一时有些拿不定他的想法,只得小心地试探。
“阿荣,你看。”
玉王后指了指发髻上的一只水晶蝴蝶玲珑簪,蝴蝶的翅膀还随着她的轻轻一侧,扇动了起来。
惟妙惟肖。
“这簪子是在六日前,臣妾在雨禾堂里的牡丹丛中找到的,还以为丢失了,害得伤心好久。”
六日前,腊月初十。
听到这里,荣王的眼睛里有了变化,他抬眼看了看那张带着期待的面容,温声回答:
“很美,既失而复得,可要加倍珍惜才是。”
“臣妾谨遵王上教诲。”
玉王后直起身子,恭恭敬敬地站在荣王的一侧,不再说话,也不曾离去。
今原荣没有再看其他折子,而是捏了捏已经有些酸涩的眼角,拿起一旁的安神汤一饮而尽。
看着碗内已然空空,玉王后将其重新收入盒中,就准备绕到桌案前请辞。
“玉儿,”
看到玉王后作势离去,今原荣立刻喊住了她的动作。
“我知你最了解她,她可有喜欢的吃食?”
玉王后闻言轻咧嘴角,露出了一个不易察觉的微笑“有,我记得公......柔儿妹妹喜欢一些糕点甜食。”
“像栗子糕、绿豆桂花糕,山楂甜梨冻,百合玫瑰酥,都是她经常吃的。”
今原荣边听边将手肘支撑在了案桌上,纤长宽大的手快将他的半张脸遮住。
他闻言轻点着头“嗯,命人做一些出来,再叫人清扫一下柔然堂,把这些都放进去吧。”
“臣妾领旨。”
看着门被小心地关上,今原荣低头又看了一眼桌子上堆积的奏折,便拿起了一旁的铃铛摇了一下。
没一会儿麟德堂的门再次被推开,进来一位拿着拂尘,躬着腰的男子。
他的声音虽然很小,但也能听出一些尖锐的色彩。
“王上,有何吩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