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
常盛堂内,周王后听到纪嬷嬷带来的口信后勃然大怒,一甩手就将榻上摆放的一整套茶具全部扫落在地。
“娘娘息怒,这件事大王也未必会答应。”纪嬷嬷在一旁赶忙将王后搀扶着坐下,而后使眼色给女使冯潇潇
冯潇潇也干脆利落,三两下就将茶具的碎片全部都清扫干净后,有眼色地退出了常盛堂的内堂。
“就算大王答应,本宫也不会答应,来人,传旨,将公主殿下接进常盛堂!”
冯潇潇迟疑了一会儿,才进堂听候差遣,虽然她应下了,但是她清楚,此时去回春堂定然会被禁军的方誉拦下。
虽然此时的她对于那个早已死去快三年的公主竟然又活了的这件事十分震惊,但是差事就是差事,别的不是她该多问的。
“娘娘,回春堂有方将军在,冯女使去了也带不来公主殿下啊。”纪嬷嬷看着应下了之后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的冯潇潇,提醒周王后
“好,既然如此那本宫就亲自去回春堂,他今原荣想带走我的柔儿,就要从我的尸身上踏过去!”
说着,周王后便不顾纪嬷嬷的阻拦,直接冲出了常盛堂,向着回春堂的方向走去。
在这宫道之上,消息就像是风一样,公主殿下复活之事竟在须臾之间传遍了整座澄阳宫。
一时之间整个永逸郡都惊得人声鼎沸,百官更是不到上朝的时辰便纷纷聚集在了澄阳宫门口,焦急等待。
随着百官一同而来的,还有一脸严肃的公子汐。
回春堂,禁军的方誉果然将王后的仪仗拦在了堂外。
“方将军,本宫本不欲为难你,只要你让开,本宫之后便不治你大不敬之罪。”周王后此时坐在轿辇上居高临下的俯视着行礼的方誉
“末将不敢,只是有大王手谕在先,末将实在不敢做主,还请王后娘娘稍等片刻,由大王来亲自决断为好。”方誉虽然曲居人下,但声音依然不卑不亢,没有丝毫的让步
“倘若本宫硬闯呢?”周王后威胁道
方誉见此情形立刻跪在原地“那就请王后娘娘在此先杀了末将。”
“呵,方誉,你以为本宫不敢?”
“娘娘是一国之母,末将是臣,自然不会这么认为,只是无视大王手谕,对于娘娘而言也不好向大王以及现在聚集的百官交代。”
方誉依旧面不改色地低着头回应着周王后的步步紧逼。
“好你个方誉,伶牙俐齿,比你那个三鞭子都打不出一句话的父亲好上百倍。”
“娘娘谬赞了。”方誉淡定地接下了周王后的阴阳怪气
“娘娘。”这时,那个苍老的声音让周王后有了片刻的冷静,只听她小声说:
“不必与方将军置气,他有手谕,本就占理,若娘娘此时不顾阻拦闯了进去,让百官知道了,才是大麻烦。”
周王后知道,纪嬷嬷此时说的话很对,那些文官的口向来是不饶人的,若是真被抓了话头,就不好收场了。
“不如就在此稍等片刻,大王一旦下了朝必定会来。”纪嬷嬷劝解着
“好,那本宫就在这里等,把轿辇放下!”
另一边,崇正堂内的百官更是在这大殿之中相互议论,声音愈发的响亮,而站在最前端的公子汐虽不发一言但也对此情此景充耳不闻。
“大王上朝!”
突地,一位侍从浑厚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崇正堂,让原本还在喧闹的百官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
百官自觉地将堂正中的位置让开,都向着堂外看去,只见淳王穿着朝服,身旁跟着侍从缓慢地走进了堂内。
身后的仪仗队就停留在堂外,站成两排,手持长枪,威严站立。
直到淳王上座,百官们才小步快走地回到自己该站的位置,而后行拜礼。
“臣等参见陛下。”
“平身。”
听到大王的示意,百官立刻起身,双手手持奏牍,举至胸前;御史大夫刘承霖则是双手手持笏板站立于百官的最前方。
此时,一切的要务似乎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刚刚发生的事。
“陛下。”此时安丞相率先开口“今朝的使臣现在还候在堂外,臣认为应先宣使臣入堂。”
“准。”淳王此时还看不出什么情绪
话音刚落,堂外便出现了一个身形高挑,衣着朴素但神态却趾高气昂的男子,他缓步走向堂中央,向淳王行礼。
“臣,见过大王。”
“免礼。”
“谢大王。臣此次前来只为一件事,那便是接回我朝尊贵的太子夫人,还望大王体谅我朝荣王的思念之情。”
“敢问使臣,今朝荣王已有王后今原玄玉,又为何一定要迎回我国颜公主,难不成是要告知世人,今朝王后要换人不成?”太尉贺忠迈步上前率先发难
男子双手交叠恭敬行礼“回陛下,我朝已有王后不假,但颜公主已与荣王成婚,自夫人玉殒之后,荣王每日思念,如今闻得夫人复活,喜不自胜,便即刻率臣前来接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