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海浪见证的婚礼余温尚存,生活便迫不及待地翻开了名为“婚后日常”的新篇章。对于宁以卿而言,这新篇章的第一页,便充满了令人扶额的“惊喜”——她那思维方式迥异于常人的海豚老公,决定以“家属”身份,正式“入侵”她的大学校园。
事情的起因是宁以卿所在的美术系要举办一场小型的跨校艺术交流展,她有两幅作品入选,需要在布展日到场协助。这本是寻常的学生活动,但宁以卿在早餐时随口一提,立刻引起了李盛迹的高度关注。
“艺术交流展?公开展示你的创作成果?”李盛迹放下喝牛奶的杯子(他依旧不太喜欢这种陆地哺乳动物的饮品,但宁以卿说对骨骼好),蔚蓝的眼睛里闪烁着类似发现新鱼群般的光彩,“这意味着存在潜在的资源竞争、领域展示和择偶……不,是社交评估机会。”他及时修正了用词,但核心逻辑未变。
宁以卿哭笑不得:“没那么复杂,就是同学们互相学习一下……”
“我需要陪同。”李盛迹语气笃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丈夫职责”感,“陌生的水域……环境,存在未知变量。作为你的永久共生体,我有责任评估环境安全性,并在必要时提供支持。”
宁以卿试图挣扎:“不用了吧?就是去帮帮忙,很快回来……”
“根据《人类社会常识(图文版)》补充章节‘家庭关系与社交活动’所述,”李盛迹开始引经据典,“配偶参与对方的社群活动,有助于巩固共生关系,并向其他潜在竞争者宣示主权。”他看向宁以卿,眼神纯粹而认真,“而且,我想看看你平时‘捕食’……学习与创作的地方。”
最终,在宁以卿“要低调、少说话、别乱用能力”的三令五申下,李盛迹还是跟来了。他今天穿了一身简单的白色针织衫和卡其色长裤,衬得身姿清隽,加上那张无可挑剔的混血脸孔和罕见的蓝眸,仅仅是安静地站在宁以卿身边,就已经吸引了美术学院楼前无数道惊艳探究的目光。
“以卿,这位是?”同组的学姐眼睛发亮地凑过来。
宁以卿硬着头皮介绍:“这是我先生,李盛迹。他今天没事,过来……看看。”
“哇!你就是以卿的神秘老公!果然好帅!”学姐惊呼,其他同学也纷纷侧目。
李盛迹面对打量,并无怯意,反而按照宁以卿事先“培训”的,微微颔首,说了一句:“你好。感谢你们对以卿创作活动的协同作用。” 用词精准却古怪,让学姐愣了一下,随即笑得更灿烂:“不客气不客气!以卿可是我们系的才女!”
布展工作开始,宁以卿和同学们忙着调整画作位置、悬挂标签。李盛迹则像个尽职的“护卫舰”,安静地跟在宁以卿身后,但他的“安静”只是表象。他那双眼睛如同高精度扫描仪,迅速分析着周围的一切。
当一位男同学好意想帮宁以卿抬起一幅稍大的画框时,李盛迹的手已经先一步稳稳地托住了画框的另一边,动作快得几乎带出残影。他看向那位男同学,语气平和却带着天然的屏障:“谢谢,作为她的法定共生伴侣,此类物理辅助职责由我履行即可。”
男同学:“……哦,好,好的。” 默默退开。
当大家讨论一幅抽象画的色彩构成时,有人感叹:“这种蓝色调真难调,像深海一样神秘。”
一直沉默的李盛迹忽然开口,指向画作某一处:“这里的钴蓝使用比例过高,缺乏群青的过渡,未能准确模拟北纬35度、水深200米处夏季光照下的海水色温与悬浮颗粒物漫反射效果。建议加入微量酞菁绿进行修正。”
全体同学:“???”
那位发言的同学嘴巴张成了O型,半天才结巴道:“你……你怎么知道?我确实是想画那个感觉……”
李盛迹坦然回答:“我曾在那片水域长期活动,有实际观测数据。”
宁以卿赶紧捂住他的嘴,对大家干笑:“他……他开玩笑的,他地理比较好,想象力丰富!”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在展厅休息区,大家点了外卖咖啡。李盛迹看着那杯黑色的液体,眉头微蹙,评价道:“烘焙过度的高浓度植物碱溶液,带有焦苦味,并非理想的能量补充剂。” 他从随身携带的保温杯里倒出一杯清澈的液体递给宁以卿,“这是根据你身体水分和电解质需求调配的淡盐水,更符合生理学需求。”
同学们看着宁以卿面前那杯“生理学需求”水,再看看自己手里的咖啡,突然觉得不香了。
最爆笑的场面发生在展厅门口。几个其他学校来参观的男生,被宁以卿的清丽气质和才华吸引,正凑在一起低声讨论着要不要去要个联系方式。还没等他们付诸行动,李盛迹仿佛背后长眼一般,径直走到宁以卿身边,非常自然地揽住她的腰,然后转过头,用一种平静无波、却带着无形压力的眼神,缓缓扫过那几个男生。
他没有说话,但那眼神里清晰地传递着高阶捕食者对潜在竞争者最直接的警告,仿佛在说:此个体已有主,退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