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的喜悦如同温暖的洋流,冲刷着彻夜未眠的疲惫。皮小丹在药物的作用下沉沉睡去,脸上虽然带着产后的虚弱,但眉宇间是前所未有的安宁与满足。袁宝守在她的床边,仿佛一座凝固的雕塑,只有那双紧握着皮小丹的手,和偶尔轻颤一下、专注凝视着她的眼眸,证明着他内心澎湃的情感。
医院的VIP套房瞬间变成了一个小型的“新生儿观察站”。三个并排的小婴儿床占据了房间里最中心的位置,成了所有人目光的焦点。皮康诚和秦雪琪仿佛不知疲倦,围着三个孙女,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摸摸那个,脸上的笑容从未褪去,小声交换着关于哪个鼻子像小丹、哪个嘴巴像袁宝(尽管目前还看不太出来)的窃窃私语。
宁以卿和李盛迹没有久留,将空间留给了更需要休息的皮小丹和激动的新晋祖父母。他们带着海宝先行回家,准备调配“后勤补给”,尤其是宁剑陆,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将他的理论营养学投入实践,为皮小丹打造最强月子餐。
然而,一个甜蜜的“风暴”在第二天清晨,随着皮小丹体力的稍稍恢复,悄然降临——给三胞胎命名。
命名委员会的首次磋商
皮小丹靠在床头,脸色依旧苍白,但精神好了许多。袁宝坐在床边的椅子上,小心翼翼地将温水递到她唇边,目光几乎无法从她和旁边的三个小床之间移开。
皮康诚、秦雪琪,以及闻讯赶来支援(并蹭看孙女)的宁剑陆,围坐在一起,气氛看似融洽,实则暗流涌动。
“我觉得,名字要雅致,有寓意。”秦雪琪率先发言,拿出手机备忘录,“我查了几个,比如‘诗涵’、‘语桐’、‘梦琪’,一听就是女孩子,多文静。”
皮康诚清了清嗓子,试图展现一下派出所所长的“文化底蕴”:“文静是好,但也要大气。‘英’、‘杰’这类字也不错,显得坚强。当然,最终还是看小丹和袁宝的意思。”他谨慎地补充,目光瞄向女儿和那个沉默的海豹女婿。
宁剑陆呵呵一笑,带着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语气:“老皮,你家这情况,还讲究什么文静大气?我看啊,得接地气,好养活!而且别忘了她们爸爸的身份,带点海洋特色多好!‘珍珠’、‘珊瑚’、‘贝贝’,多可爱!”
皮小丹听得头大,无奈地看向袁宝。袁宝眨巴着褐色的大眼睛,显然对人类复杂的命名文化理解有限,但他努力思考了一下,然后用带着点不确定的、柔软的语调说:“……圆圆的?暖暖的?软软的?”他描述的是他指尖触碰宝宝脸颊时的感觉,也是他心中最直接的感受。
众人:“……”
皮小丹“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牵动了伤口,微微蹙眉,但眼里的笑意未减。她握住袁宝的手,对家人说:“谢谢爸妈,谢谢宁叔叔。名字我和袁宝再想想,总要选一个我们都喜欢的,而且……最好能彼此关联,毕竟她们是三姐妹。”
本能守护与科学育儿的初次碰撞
命名事宜暂时搁置,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同时照顾三个需求同步率极高的小婴儿。
尽管有护士的专业指导和秦雪琪的经验,混乱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个宝宝哭,另外两个就像听到了信号,立刻加入“合唱”,三重奏响彻房间,让人手忙脚乱。
而这时,袁宝的“海豹爸爸”本能开始全面觉醒。
他无法像人类那样熟练地冲泡奶粉(尝试过一次,差点把奶粉勺捏扁),也无法精准地折叠尿布(在他手里,尿布总会变成奇怪的形状)。但是,他有着人类无法比拟的优势。
当三个宝宝同时哭闹,大人们焦头烂额时,袁宝会走过去,轻轻俯下身,不是挨个去抱,而是将宽阔温暖的手掌,依次、轻柔地覆盖在三个襁褓上。他会微微调整呼吸,喉咙里发出那种低沉、平稳,仿佛来自海洋深处的嗡鸣。那声音不像是对某个特定婴儿的安抚,更像是一种营造安定“场域”的能力。
奇迹般地,在他的嗡鸣和手掌的温度传递下,哭闹声会逐渐减弱,变成细小的哼唧,最终趋于平静。他似乎能精准地分辨出哪个宝宝是饿了,哪个只是需要安全感,哪个是尿布不舒服,并通过不同的音调和触摸力度进行“回应”。
秦雪琪看得目瞪口呆,喃喃道:“这……这比安抚奶嘴还管用……”
皮康诚也松了口气,拍拍袁宝的肩膀:“好小子,有你这一手,咱们能省多少心!”
然而,这种“本能派”的胜利,很快遭遇了“科学数据流”的审视。
下午,李盛迹和宁以卿前来探望,带来了宁剑陆精心熬制的第一波月子汤。李盛迹在礼貌问候皮小丹后,目光便落在了三个婴儿和袁宝身上。
他观察了片刻袁宝的安抚过程,然后平静地开口:“袁宝先生的安抚方式,有效率达到92.3%,显着高于随机抱哄。其声波频率经初步分析,接近海洋背景噪音中的安全波段,对新生儿神经系统可能具有镇静作用。触摸带来的体感温度恒定,优于人工波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