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星澜与袁聆沉浸在他们静谧而充满哲思的“星语”与“聆风”世界时,他们的双胞胎妹妹李汐瑶,则展现出一种截然不同、充满活力与野性的特质。她那继承自父亲李盛迹的海洋血脉,并未表现为星澜那样的深邃沉静,而是以一种更加直接、更加欢腾的方式,在她与“水”的元素互动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超越寻常的亲水本能
汐瑶对水的热爱,早已超越了普通婴幼儿喜欢玩水的范畴。洗澡时间对她而言,不是任务,而是盛大的节日。一旦被放入婴儿澡盆,她就会兴奋得手舞足蹈,不是拍打水花,而是将整个小脸埋进水里,屏住呼吸几秒钟,再猛地抬起来,发出畅快淋漓的“咯咯”笑声,仿佛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潜水。她会在水里灵活地转身,小脚丫蹬动的水流似乎比别的孩子更有力,更像是一种本能的游弋。
宁以卿最初被她的行为吓得心惊胆战,但李盛迹的监测数据总是显示汐瑶在水下的血氧浓度和心率完全正常,甚至呈现出一种愉悦的放松状态。“她的肺部结构和闭气反射优于基准线,符合海洋哺乳动物幼崽特征。”李盛迹冷静地分析,但这分析并不能完全消除宁以卿作为母亲的本能担忧。
院子里的“水之舞”
院子里那个雨后形成的小水洼,更是成了汐瑶的专属乐园。她不像海宝那样只满足于用手戳戳,也不像星澜和袁聆那样只是安静观察。她会毫不犹豫地走过去,一屁股坐在水洼里,用小手舀起水,看着水滴从指缝漏下,或者用力拍打水面,看着水花四溅。
更奇妙的是,她似乎能与水产生某种“交流”。有一次,宁以卿看到汐瑶对着水洼,嘴里发出一种轻柔的、带着起伏的“咕噜咕噜”声,不像哭泣,也不像寻常的咿呀,那声音的频率,隐约接近海豚之间交流的哨音。而随着她的发声,水洼表面被拍打出的涟漪,似乎也带着某种奇特的韵律,仿佛在回应她。
当阳光照射在水面上,反射出晃动的光斑映在她脸上时,她会仰起头,追逐着那些光斑,发出欢快的叫声,仿佛在与光和水的精灵共舞。
“水朋友”的具象化
这种独特的互动,在家庭海滩日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全家难得一起来到附近一处僻静的海滩。脚丫一接触到湿润的沙滩和冰凉的海水,汐瑶就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奋。她挣脱宁以卿的手,摇摇晃晃地冲向扑上沙滩的白色浪花。
令人惊讶的一幕发生了。当一波小小的浪花退去时,一只半个手掌大的、色彩斑斓的小海螺被留在了汐瑶的脚边。汐瑶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直接捡起来,而是蹲下身,用她那只带着肉窝的小手,极其轻柔地抚摸着海螺光滑的表面,嘴里再次发出那种“咕噜咕噜”的声音。
那海螺仿佛听懂了一般,它的腹足缓缓伸出,在汐瑶的手指上轻轻碰了碰,然后才慢悠悠地缩回壳里,随着下一波涌上的海水,消失在海浪中。
整个过程安静而迅速,除了近处的宁以卿和李盛迹,几乎没人注意到。
宁以卿惊讶地捂住了嘴。李盛迹则迅速记录,并低声分析:“目标生物为常见彩纹螺,其触碰行为非受惊反应,更接近探索性接触。汐瑶发出的声波频率,经初步比对,与部分海洋生物安抚或好奇频段有低度吻合。”
这不再是简单的亲水,这更像是……在与水中的生命进行初级的、本能的沟通。那只小海螺,在汐瑶眼中,或许就是她第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水朋友”。
家人的各异反应
海宝看到汐瑶在海水里玩得开心,也兴奋地冲过去,但他更多的是在浪花里跳跃、奔跑,享受那种被水流冲击的刺激感,与汐瑶那种仿佛回归母体般的沉浸截然不同。
星澜和袁聆则被安排坐在干燥的沙滩毯上。星澜望着无边无际的蔚蓝大海,眼神深邃,仿佛在衡量这片水域与星空的关联。袁聆则微微侧着头,海风将远处海鸥的鸣叫、海浪的拍岸声、以及汐瑶那独特的“咕噜”声一同送入她的耳中,她的小脸上带着一种全神贯注的聆听表情。
皮小丹抱着袁聆,感慨地对宁以卿说:“以卿姐,我看汐瑶以后说不定能当个海洋学家,或者……干脆就像盛迹姐夫那样,是个海里的精灵。”
宁以卿看着在海边欢快嬉戏、仿佛与水元素浑然一体的女儿,心中那份担忧渐渐被一种奇特的骄傲所取代。她的汐瑶,拥有着与星辰哥哥和聆听妹妹不同的、属于海洋的狂野与温柔。她的世界,充满了流动的韵律与生命的对话。
夕阳将海面染成金红色,汐瑶坐在浅水区,任由温凉的海水拂过她的身体,她看着远方,嘴里依旧哼唱着无人能懂、却仿佛能与大海共鸣的“水之歌”。她的“水朋友”们,或许正潜藏在蔚蓝的深处,聆听着这位小小海之女儿的呼唤。
喜欢蔚蓝海岸之恋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蔚蓝海岸之恋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