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小队专属的装备研发室内,空气里弥漫着金属切割后的微腥、绝缘漆的刺鼻,以及某种高频能量测试后残留的、类似臭氧电离的特殊气味。凌震站在中央全息工作台前,悬浮的光幕上流动着为肖扬设计的那套爆发式外骨骼的复杂结构图,数以万计的零件以爆炸视图的形式铺陈开来,能量回路如同发光的神经脉络般穿插其中。
他的指尖划过一道虚拟的传导管线,将其材质参数从标准超导合金修改为一种标记着“实验性 - 晶体掺杂非晶态金属”的选项,工作台一侧的模拟效能读数瞬间跳升了百分之十七点四,但结构稳定性预测条却骤然跌破了安全阈值,闪烁着警告的红光。
凌震的目光没有丝毫波动,仿佛那刺眼的红色只是无关紧要的背景色。他开始手动调整该材料在特定应力下的分子键合模型,试图强行将其稳定在可接受范围内。这是一项极其繁琐且需要深厚材料学功底的工作,远超单兵装备设计师的常规范畴。
就在这时,研发室厚重的气密门外传来有节奏的、不疾不徐的敲门声。不是卫兵那种干脆利落的叩击,也不是后勤人员小心翼翼的试探,而是一种带着老派沉稳的、仿佛用指关节精准测量过力道的声音。
凌震的动作停顿了零点三秒。他并未预约访客,研发室的访问权限也已被他严格限制。体内“黎明之芯”的感知场无声扩张,捕捉到门外一个平稳、略显苍老,但心率与呼吸都控制得极好的生命体征。
他没有询问,直接通过权限解锁了门禁。
合金门无声滑开。站在门外的是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式工程师制服、身形瘦削但腰背挺得笔直的老人。他头发灰白,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沟壑,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如同经过精密打磨的蓝宝石,透着一种洞悉物质结构的锐利与专注。他手里提着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金属工具箱,箱体上布满了细微的划痕与磕碰的凹坑,却擦拭得干干净净。
老人没有立即进门,而是目光平静地扫过研发室内那些昂贵而先进的设备,最后落在凌震身上,微微颔首:“凌队长。我是基地技术顾问,代号‘工匠’。奉指挥官令,前来协助‘磐石’小队的装备升级与定制工作。”
他的声音平稳,带着一种老式工程师特有的、对自身技艺的自信与矜持。
凌震的记忆库瞬间调取了关于“工匠”的资料:欧振华,前联邦最高科学院材料学与能量武器学双料权威,因不明原因于巅峰期隐退,被“夜鹰”基地以最高规格待遇秘密聘请,享有特殊技术顾问身份,权限极高但极少直接参与具体项目。性格……据记录,固执,严谨,对技术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对人情世故漠不关心。
高世青将他派来,是监视?是辅助?还是……一种更复杂的制衡?
凌震脑中闪过数个推测模型,最终指向一个概率最高的结论:高世青在无法完全掌控他技术来源和设计思路的情况下,选择了一个在技术上绝对权威、且立场相对中立的人物,试图以“协助”之名,进行某种程度的了解与评估。
“请进。”凌震的声音依旧平淡,侧身让开通道。
“工匠”——欧振华迈步而入,他的脚步很稳,目光直接投向中央全息工作台上那副尚未完成的外骨骼设计图。他只是粗略地扫了几眼,那双锐利的眼睛便微微眯起,脸上闪过一丝极淡的惊讶。
“能量回路直接嵌入承重结构,利用应力变化被动激发超导特性……想法很激进。但这里,”他伸出干瘦但异常稳定的手指,虚点在凌震刚刚修改过的那段晶体掺杂非晶态金属管线上,“材料晶格在承受超过百分之四十极限负荷时,会产生不可逆的相变滑移,导致局部能量逸散,最终结果是……结构性崩解,或者更糟,微型能量爆炸。”
他一语道破了凌震正在试图解决的核心难题。
凌震的目光第一次真正聚焦在这位老工程师身上。对方并非依靠仪器分析,仅仅是凭借肉眼观察设计图和材料参数,就得出了与他通过“黎明之芯”进行微观模拟后近乎一致的结论。这种基于纯粹经验与知识的直觉判断力,让他体内的核心微微加速了千分之一个节拍。
“我在尝试重新定义其失效阈值。”凌震没有否认,直接调出了他正在修改的分子键合模型。
欧振华凑近光幕,仔细审视着那些飞速流动的复杂公式和结构模拟,眉头越皱越紧。“强行稳定?通过引入外部能量场干涉其晶格振动频率?这需要极其精密的控制,现有技术几乎无法实现实时调控,除非……”他猛地抬起头,看向凌震,眼神锐利如刀,“除非你能预判每一次应力变化的精确节点和强度,并在能量逸散发生前的毫秒级窗口内进行干预。这……不是人类反应速度能完成的。”
凌震沉默着。他无法解释“黎明之芯”赋予他的超维计算与感知能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