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音隘口”在夜色中显露出它真正的狰狞。两片如同被巨神斧劈开的暗红色岩壁,在稀薄的、被放射性尘霾扭曲的月光下,投下巨大而扭曲的阴影,将中间那条狭窄的通道彻底吞没。风在这里变得诡谲,时而从岩壁上无数的孔洞中钻出,发出如同冤魂呜咽般的尖啸;时而又在谷底打着旋,卷起带有金属颗粒的沙尘,拍打在岩石上,发出细密而令人焦躁的沙沙声。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混合了硫磺、氧化铁以及某种未知矿物辐射的刺鼻气味,沉重地压迫着每个人的呼吸。绝对的黑暗与死寂统治着这里,只有偶尔从极高远的、被污染云层遮蔽的夜空中,透下几缕惨淡的、仿佛垂死挣扎的微光,短暂地照亮岩壁上那些如同魔鬼獠牙般的怪石。
“磐石”小队,便是在这片死亡的阴影中,如同十二尊被时光遗忘的古老石像,完美地融入了环境。他们利用外骨骼的抓附能力和岩壁天然的凹凸,分散潜伏在隘口两侧最险峻、最隐蔽的制高点上。光学迷彩与环境模拟系统运行到极致,使得他们几乎与暗红色的岩石融为一体,连呼吸都被调整到了最微弱、最绵长的状态。
凌震潜伏在隘口东侧,一处向内凹陷的岩架下方。这里视野极佳,可以俯瞰整个狭窄通道,以及通道入口外那片相对开阔的、布满了嶙峋怪石的干涸河床。他没有使用任何电子设备,甚至连头部的护甲面罩都处于半开启状态,让那带着刺鼻气味的冰冷空气直接拂过他的脸庞。
他闭着双眼,但整个隘口区域的一切,却以一种超越视觉的方式,清晰地呈现在他的感知中。
体内,“黎明之芯”的搏动,在这极致的寂静与紧绷的等待中,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与……活跃。它不再仅仅是力量的源泉,更像是一个与他共享着同一个战场的、冰冷的共生体。一股微弱而稳定的能量场,以他为中心,如同水波般无声地向外扩散,笼罩了整个伏击区域。
通过这种奇异的能量共鸣,他能“听”到肖扬在对面岩壁上,那因为紧握电磁步枪而微微加速的心跳;能“感觉”到林玥隐藏在通道入口处一堆乱石后,那操作电子战设备时指尖的细微颤抖与专注;甚至能隐约捕捉到王磊在后方隐蔽阵地里,因为腿伤不适而偶尔调整姿势时,动力装甲关节发出的、几乎无法察觉的摩擦声。
他仿佛成了这片死亡之地延伸出去的神经中枢,每一个队员的状态,每一丝环境的变化,都如同数据流般汇入他的意识,被“黎明之芯”瞬间处理、分析。
【环境监测:风速稳定,偏西,每秒4.2米。环境辐射指数:3.7西弗,处于安全阈值内。环境噪音背景:稳定,可利用。】
【队员状态监测:肖扬,心率82,精神专注度95%。林玥,心率78,设备运行稳定。王磊,腿部伤处有轻微炎症反应,生命体征平稳……】
【能量场覆盖范围:稳定,半径187米。未发现异常能量入侵或探测波动。】
冰冷的提示音直接在他意识深处响起,不带任何感情,却提供了绝对可靠的信息支撑。
时间在死寂中缓慢流淌。每一分每一秒都如同在刀锋上行走,考验着每个人的神经。
凌震突然睁开了眼睛。深褐色的瞳孔在极致的黑暗中,仿佛能够自行吸收那微弱的月光,显得格外幽深。他通过加密的激光通讯,将信息直接投射到每个队员的视网膜显示屏上,声音如同耳语,却又清晰无比:
“注意。敌方先锋,预计在三至五分钟后抵达入口。编制:三辆‘阴影獠牙’轻型侦察车,呈倒三角队形。后续约一公里,跟随一支标准的‘清理者’步兵小队,十二人编制,配备标准能量步枪及两具‘毒刺’式导弹发射器。”
队员们精神一振,所有的疲惫与紧张瞬间被压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全神贯注的战意。他们没有丝毫怀疑凌震的判断,仿佛他拥有着一双能穿透夜幕与山峦的眼睛。
凌震继续分享着最后的、至关重要的战术细节,这些细节精准到令人发指,仿佛他亲眼见过敌人的行进序列:
“第一辆侦察车,车顶感应器阵列存在0.5秒的周期性扫描盲区,位于其左前侧三十度角。肖扬,你的第一个目标,在它进入隘口一百五十米标记点时,利用盲区,摧毁其右前轮驱动单元,迫使车队停顿,堵塞通道。”
“明白。”肖扬的回应简短而冷静。
“林玥,在车队停顿瞬间,立刻启动预设的‘幻影’协议,在通道后半段模拟出小股部队能量反应与通讯信号,吸引‘清理者’步兵小队加速深入,脱离载具掩护。”
“收到。”林玥的声音带着技术官特有的沉稳。
“蛮牛,你的炮塔,锁定通道后半段,那片有明显塌方痕迹的区域。当‘清理者’小队超过三分之二成员进入该区域后,无需等待命令,直接进行覆盖式火力打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