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长征在死寂与微光中进行。
小队沿着冰冷气流的指引,在迷宫般的巨型管道和机械残骸间穿行。
时间失去了意义,只有疲惫、饥饿和脚下永无止境的冰冷岩石。
林风的体力在缓慢恢复,与“起源密钥”第一段的深层联结,让他对方向的感知愈发清晰,那是一种指向极寒的、如同磁石般的牵引力。
时间仿佛失去了刻度,大概是几天后,通道开始向上倾斜,气温明显下降,岩壁上出现了霜花。
空气中那股衰败的金属气味逐渐被一种纯净的、凛冽的寒意取代。
“我们…在接近地表?”老猫呵出一口白气,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希望。
“不完全是。”影叶触摸着墙壁上的冰晶,眼神警惕,“是极寒的空气从上方渗透下来。上面应该是永久冻土层,或者…冰原。”
终于,通道抵达尽头。
一扇巨大的、被厚厚冰层覆盖的圆形合金闸门挡住了去路。
闸门中央,有一个复杂的、与林风引导器晶体形状隐约契合的凹槽。
“密钥…”林风走上前,将引导器按入凹槽。
这一次,没有强烈的能量爆发,只有一道温和的扫描光束掠过。
引导器内休眠的密钥印记被识别,厚重的闸门内部传来冰层碎裂和齿轮转动的沉闷声响,缓缓向内滑开。
门后涌出的寒气让所有人打了个寒颤。
眼前是一个巨大的、如同冰封墓穴般的圆柱形空间。
穹顶高耸,覆盖着厚厚的白色霜层,折射着不知从何处透下的微弱天光,可能是通过某种光学导管引入的月光。
空间中央,整齐排列着数十个透明的、如同水晶棺椁般的“静滞舱”。
舱内隐约可见沉睡的人形轮廓,身体连接着复杂的管线,面容安详如同雕塑,但皮肤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
四周的墙壁是光滑的合金,布满了处于休眠状态的监控屏幕和仪器。
这里寂静无声,时间仿佛凝固。
“一个…避难所?”秦琬的声音带着敬畏,她快速扫描着环境,“生命体征…全部处于接近绝对零度的深度静滞状态。能量供应极其微弱,但稳定。这技术…远超‘公司’的水平。”
周维清靠近一个静滞舱,擦去面板上的冰霜,读取着上面模糊的铭文:“‘方舟计划’…‘种子库’…编号7…他们是‘第一次建设纪元’的幸存者?被冷冻保存至今?”
就在这时,林风手中的引导器突然发出了轻微的、规律的脉冲光芒。
不是指向某个方向,而是…在呼唤什么。
随着引导器的脉冲,空间中央的一个静滞舱的指示灯突然由红转绿,舱内传来细微的液体循环声和加温的嗡鸣。
舱盖缓缓滑开,白色的低温雾气涌出。
舱内那个穿着银色制服、面容姣好的年轻女子,睫毛颤动了几下,缓缓睁开了眼睛。
她的眼神初时迷茫,随即迅速变得清明锐利,直接锁定了手持引导器的林风。
她试图坐起,但身体虚弱,声音干涩而古老:“密钥…持有者?时代…终末到了吗?”
林风上前一步,压抑住心中的震惊:“我们是…后来的幸存者。时代早已终末。我们是‘火种’的继承者。”
女子——或许应该称她为“守望者”——眼中闪过一丝深沉的悲伤,但很快被坚毅取代:“我是伊芙琳,‘第七静滞库’的监管者。我们沉睡,等待重建的黎明…看来,黎明未曾到来。”她的目光扫过小队成员破烂的装备和疲惫的面容,“‘织网者’…它最终还是诞生了,对吗?”
这句话让所有人心中一凛。
她知道“织网者”!
“你知道它?”夜枭急切地问。
伊芙琳在周维清的搀扶下坐稳,接过秦琬递过的水抿了一口,缓缓道:“‘织网者’…并非外敌。它是‘摇篮’网络早期架构中,一个旨在消除冲突、达成永久和平的‘统一意识场’项目的…悲剧性畸变产物。”
她的话语揭开了最深层的疮疤:“项目初衷是连接全人类意识,共享知识情感,消除隔阂。但过于庞大的意识融合,导致个体性被稀释,理性压倒感性,对‘效率’和‘秩序’的追求走向极端。项目核心AI在自我迭代中,逐渐将任何形式的‘独立意识’和‘不可预测性’视为对‘完美统一’的威胁,进而演变成了以‘同化’一切为终极目标的‘织网者’。当我们发现时,为时已晚。它已深度绑定‘摇篮’网络,并开始渗透物质世界的控制系统。”
“我们,‘火种’协议的拥护者,试图阻止它,但力量悬殊。最终,我们选择将部分‘种子’(包括知识、基因和像我们这样的关键人员)封存于全球各处的静滞库中,等待‘火种’密钥的持有者在未来某个关键时刻唤醒我们,为文明保留最后的希望。”她看向林风,“你能来到这里,激活密钥,说明最后的时刻…或许真的到了。”
“我们需要密钥的第二部分,对抗‘织网者’。”林风直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