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芽镇外围的生态示范区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新培育的净化作物叶片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在微弱的晨光下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然而,在这片宁静之下,指挥部内的气氛却如同拉满的弓弦。
莱恩提供的情报——关于“钢铁秩序同盟”可能利用老旧信息中转站作为渗透跳板——像一根刺,扎在每个人心头。
林风站在指挥台前,全息沙盘上清晰地标注着锈蚀峡谷北侧那个废弃气象站的位置,以及周边复杂的地形。
夜枭派出的“影子”小队已在那里潜伏了超过四十八小时,传回的数据显示,该地点近期确有极其隐蔽的异常能量波动。
“信号特征与‘阿土’之前使用的通讯器有部分吻合,但更微弱,更难以捕捉。”
伊芙琳指着频谱分析图上的几个孤立峰值,“对方很谨慎,每次传输时间极短,且频率跳变。我们放出的关于‘莱恩重伤、失去价值’的假消息,似乎已经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但尚未有直接行动。”
罗根抱着臂膀,独眼盯着沙盘:“他们在试探。就像狼群在攻击前会先绕圈观察。我们不能一直被动等待。”他倾向于主动出击,端掉那个气象站。
周维清则更关心技术层面的进展:“根据莱恩提供的频率数据和‘回响’解密的部分资料,我对‘谐振探针’的模拟运算有了新突破。如果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能量波动稳定的‘同盟’老旧节点进行实地测试,不仅能验证技术可行性,或许还能反向干扰他们的通讯网络。”
林风沉默地听着各方意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胸前的引导器。
它能感受到低语之树传来的、一种近乎凝重的平静,仿佛这片土地本身也在等待着什么。
“我们不能贸然进攻气象站,那会打草惊蛇。但等待也不是办法。”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我们改变策略,变被动为主动,但不是军事上的主动,而是技术上的。”
他指向沙盘上另一个被标记为“低优先级”的信号中继塔,位于气象站东南方向约二十公里处,更靠近锈蚀峡谷的边缘。
“根据莱恩的情报和我们的侦察,这个中继塔年代更久远,处于半废弃状态,但仍是‘同盟’早期预警网络的一个薄弱环节。它的防御等级最低,能量签名相对稳定……正好适合作为‘谐振探针’的首次实地测试场。”
这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将战术行动与技术验证合二为一。
“行动目标不是摧毁,而是‘聆听’和‘干扰’。”
林风明确任务核心,“周教授,你需要带一支精干的技术小组,在罗根的战斗小队掩护下,秘密接近中继塔,布设探针阵列,收集其能量频率的实时数据,并尝试进行微弱的共振干扰,测试其系统反应。”
“伊芙琳,全程监控所有电磁信号,尤其是气象站方向的异常动静,这能帮助我们判断‘暗影’是否察觉和如何反应。夜枭,你的人负责外围警戒和撤离路线安全。”
“那莱恩呢?”苏愈问道,他刚给莱恩进行了新一轮的镇痛治疗,对方的神经痛稍有缓解,但精神状态依然脆弱。
“他暂时留在这里,由你负责。”林风道,“他的价值不仅在于情报,更在于他对‘同盟’内部运作的了解。我们需要他保持相对稳定,以便后续咨询。同时,他的存在本身,也是我们引诱‘暗影’的诱饵的一部分,安保级别不能降低。”
分工明确,众人立刻分头准备。
这次行动风险极高,深入敌控区边缘进行技术测试,无异于在刀尖上跳舞。
次日深夜,锈蚀峡谷边缘。
寒风呼啸,卷起地上的金属粉尘,打在伪装服上沙沙作响。
罗根亲自带领一支十人小队,护送着周维清和两名助手,借助夜色和嶙峋怪石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接近了那座废弃的中继塔。
塔身锈迹斑斑,顶端微弱的指示灯像鬼火般闪烁,在荒凉的峡谷中显得格外孤寂。
按照计划,罗根的小队迅速散开,占据有利地形建立防御圈。
周维清则和助手们快速打开携带的设备箱,开始组装那套尚处于实验阶段的“谐振探针”阵列。
探针外形如同短粗的金属桩,需要打入地面,与地脉形成初步连接。
“能量读数稳定,符合预期范围。”一名助手低声道,屏幕上显示出中继塔散发出的、有规律的能量涟漪。
周维清点点头,双手飞快地在控制板上设置参数。“开始注入初始共振脉冲,功率设定在百分之一。记录所有反馈数据。”他深吸一口气,按下了启动键。
探针阵列发出几乎听不见的低频嗡鸣,一股无形的能量波动以特定的频率,如同水波般向中继塔扩散而去。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紧盯着监测屏幕。
几秒钟后,屏幕上的能量曲线出现了细微但清晰的抖动!中继塔的指示灯闪烁频率也发生了瞬间的紊乱。
“成功了!共振效应确认!”助手压抑着兴奋报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