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响纪元二年,深冬,铁脊隧道内。
隧道C区裂缝渗出的污染液体在“种子”散发的绿光照射下,蠕动速度明显减缓,表面的诡异磷光也暗淡下去。
更令人惊异的是,裂缝边缘那些早已枯死的苔藓类植物,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焕发出微弱的生机,开始顽强地覆盖被腐蚀的区域。
“守林人”组织的负责人青岚目睹此景,冰冷的表情第一次出现了变化,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她抬手制止了手下队员继续射击的动作,死死盯着林风怀中生态维持匣里那枚散发温和绿光的“种子”。
“你看到了,这不是毁灭的力量。”林风的声音在寂静的隧道中格外清晰,他向前一步,将生态匣举得更前,“它能对抗污染,激发自然本身的修复本能。我们不是你们的敌人,‘同盟’才是。”
青岚的目光从“种子”移到林风脸上,锐利如刀:“但这力量同样危险,不受控的‘生机’与‘污染’一样,都能颠覆脆弱的平衡。我们‘守林人’的职责,是守护自然演化的进程,隔离一切人为的‘污染’。”
“包括希望吗?”周维清从后面走上前,他的便携终端显示着刚刚扫描的数据,“数据显示,‘种子’的能量频率与这条隧道深处某种残留的生态维持系统产生了谐振。这或许不是巧合,而是……一种修复机制。”
临时划定的缓冲区内,气氛依旧紧张。
新芽镇的车队成员和“守林人”的队员分坐两边,中间仿佛有一条无形的界线。
罗根的人虽然放下了枪,但眼神中的警惕未减分毫。
夜枭悄无声息地巡视着周边,确保没有其他威胁。
医疗帐篷里,苏愈为在刚才污染液袭击中受伤的战士处理完伤口。
莱恩蜷缩在角落的担架上,左臂的伤疤一片冰凉,那种与“方舟”残骸的深层连接彻底断掉后,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空虚,但同时也是一种解脱。
他望着被众人围在中间的林风和那个生态匣,隐约感觉到,“种子”散发出的波动正与自己体内残存的纳米机器产生一种极其微弱的、却不再是痛苦的共鸣。
“我们需要谈谈,开诚布公地谈。”林风对青岚说。
他们现在坐在一辆运输车的后舱,只有林风、周维清、青岚和她的副手,一个沉默寡言、脸上带着疤痕的男人。
青岚深吸一口气:“好吧。你们想知道什么?我们又凭什么相信你们?”
“就从你们‘守林人’开始吧。”周维清接口,“你们为什么在这里?你们具体守护的是什么?”
青岚沉默片刻,终于开口:“这里是旧时代‘生态圈-III’计划的研究所,灾难发生时,幸存的研究员与安保人员带着核心数据和技术撤入了这个‘铁脊隧道’网络。而我们是延续下来的研究院员和安保人员以及后来者,统称守林人。我们的使命,是保存这些生态恢复的火种,并监视外界环境的演变,直到找到安全重启的时机。”
她看向隧道深处:“我们监控到‘方舟’设施的异常能量爆发和随之而来的污染扩散。按照协议,我们封锁了隧道,避免污染侵入核心区。你们携带的能量源……‘种子’,其波动极其强大且陌生,我们无法判断其性质,只能视为潜在威胁。”
“所以你们就发布了那条警告广播,将我们定义为‘高危禁忌技术产物’?”林风问。
青岚摇头:“那不是我们发的。我们的远程通讯能力在灾难中受损严重,只能进行短距离联络。那条广播……我们也截获了,来源伪装成伊甸核心,但我们知道那不是。”
林风和周维清对视一眼,看来还有第三方势力在暗中搅局。
“我们对统治或毁灭没有兴趣。”林风郑重地说,“我们只想活下去,找到一块能让文明延续的净土。‘种子’是我们从‘方舟’废墟中带出的,我们相信它蕴含着修复这个世界的关键。”
他让周维清调出部分数据,展示“种子”这一路来对周围环境的微妙正面影响,以及低语之树(周维清简化地解释为一种对生态敏感的古老植物意识残留)对其的认可。
青岚仔细看着数据,眉头紧锁。
副手凑近她耳边低语几句,似乎是关于刚才“种子”抑制污染、激发苔藓生长的观测报告。
“证明给我看。”青岚最终抬起头,目光灼灼,“你们说这是修复的力量。隧道C区的裂缝只是暂时被抑制,根源未除。如果你们,或者说‘种子’,能协助我们彻底修复那个裂缝,稳定这片区域的生态,我就暂时相信你们。并且,我们可以分享隧道内储存的部分生存物资和技术资料。”
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
林风没有犹豫:“可以。但我们也有条件。修复期间,我们需要你们开放部分非核心区域的权限,让我们的伤员和技术人员有个更安稳的环境。同时,信息共享——包括你们所知的关于外界,特别是关于‘同盟’和其他势力的情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