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一寸,半寸……
针尖几乎已经触及了李康的皮肤。
死亡的阴影,正无声地笼罩在太子的头顶。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嗡——!!!】
一道鸣声,毫无征兆地响彻天地!
熟悉的一幕,再度降临!
“天……天幕!是天幕又出现了!”
殿外的小太监发出一声惊呼。
正欲下针的老太医,被这突如其来的异象惊得一颤,那根毒针“当啷”一声,掉落在地。
李康猛地回过头,正好看见老太医那张写满了惊骇与恐惧的脸,以及地上那根闪着诡异颜色的银针。
他不是傻子,这意味着什么,他比谁都清楚!
“你……!”李康指着他,因震惊与愤怒,一口气没上来,剧烈地咳嗽起来。
而老太医,则像是被抽干了所有力气,瘫软在地,口中喃喃自语:“不……不该是这个时候,怎么会是这个时候……”
……
与此同时,御和殿内。
刚刚因北境捷报而龙颜大悦,正与群臣商议封赏事宜的仁宗皇帝,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天幕惊得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天……天幕出现了?”
满朝文武涌出殿外,望着天际上熟悉的巨大光幕,议论纷纷。
“北境才刚大捷,天幕便再度降临,莫不是要盘点我大舜的下一位名将?”
“定是如此!晋王殿下用兵如神,麾下又有常青山这等猛将,我大舜必将人才辈出!”
在一片猜测声中,天幕之上,金光流转,渐渐汇聚成一行恢弘的大字。
只是,这行字的内容,却让所有人的笑容,都僵在了脸上。
【盘点舜朝历史——大舜误国奸臣!】
“奸……奸臣?”
一名言官结结巴巴地念出了这几个字,声音都在发颤。
整个皇宫上下,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这两个字,仿佛两座冰冷的大山,狠狠压在了所有人的心头。
奸臣!
这两个字,对于任何一个时代的文武官员而言,都是最恶毒的诅咒,是最耻辱的烙印!
谁?
会是谁?
一时间,所有官员都下意识地与身边的人拉开了距离,眼神中充满了审视与猜忌。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氛围中,天幕画面一转,UP主小南的声音,再次响起。
【观众朋友们,又见面啦,前几期咱们讲了舜中祖李景麾下的两个得力臂膀,张铉和常青山。】
【这次,咱们来盘点一下伪帝刘莽手下的“得力重臣”,也是大舜朝的第一奸臣。】
第一奸臣?!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究竟是何等样的人物,才能“荣登”此位?
【一个强大的王朝,既有名将砥柱中流,也必然会有蛀虫啃食根基,有的人身居高位,却卖国求荣,有的人看似忠良,却包藏祸心,他们,就是历史的罪人。】
天幕之上,画面变幻,一个穿着绯色官袍,须发花白,面容清癯,看起来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老者形象,缓缓浮现。
紧接着,一行大字,如利剑般刺入所有人的眼帘。
【大舜误国奸臣:王德庸!】
【舜仁宗、哀宗、殇宗三朝元老,内阁次辅,太子詹事府詹事,皇长孙启蒙恩师。】
如果说刚才的“奸臣”两个字是冰山,那么“王德庸”这三个字,就是一场惊天动地的雪崩!
御和殿外,文武百官阵列中,一名模样与天幕画面中有几分相似的老者,身体猛地一晃,险些栽倒在地。
他,正是当朝内阁次辅,王德庸!
“不……不可能!这……这是污蔑!纯属污蔑!”王德庸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发出了歇斯底里的辩解。
然而,他的声音,早已被周围同僚们那震惊、鄙夷、难以置信的目光所淹没。
内阁次辅,位高权重,平日里以理学大儒自居,是朝野公认的道德楷模。
他……竟然是第一奸臣?!
龙椅之侧,仁宗李晟的瞳孔骤然收缩,他死死地盯着天幕上的那个名字,一股不祥的预感,如毒蛇般缠上了他的心脏。
天幕继续宣判着王德庸的罪行。
【王德庸,字守拙,京城人士,其人表面温良恭俭,谦和有礼,实则心机深沉,贪婪成性,乃是潜伏在舜朝心脏最深处的一颗毒瘤。】
【其罪一,结党营私,卖官鬻爵。】
【早在刘莽于江南担任盐商之时,王德庸便已与其暗中勾结,收受其贿赂白银百万两,利用职权便利,为其在朝中铺路搭桥,充当其保护伞,后津使臣入京,亦是由他牵线搭桥,泄露我朝边防军备机密,以换取后津的重金与支持。】
“哗——”
朝堂哗然。
勾结刘莽,私通外敌,这任何一条,都是诛九族的滔天大罪!
仁宗皇帝的呼吸,已经开始变得粗重。
【其罪二,谋害皇嗣,动摇国本!】
【朔启元年,也就是在舜哀帝李康病逝后不久,其年幼的儿子李瞻,也突发恶疾,不治而亡,太医院查验后,诊断为‘先天心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