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厢内,四人面前插地的教具尚存微芒,空气里弥漫的硝烟与酒气尚未散尽。那幅巨大的《紫薇幻境》绢画之上,月光清冷,溪流无声,莲光微明,扁舟自横。然而,就在这极致的静谧之中,画中那流淌的溪水竟无风自动,水面上的月华清辉开始剧烈闪烁、汇聚,如同被一只无形的笔蘸取,在画幅中央挥毫泼墨——赫然显现出方才泰教授以红酒书写的微分方程残影与林教授那血泪控诉的印记,这些痕迹交织、扭曲、最终熔炼成一首仿佛由星光与水汽凝结而成的诗篇:
《道启新元·紫薇玄枢定劫箓》
K金玄枢道争绽,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三宝如意玄青鉴。
飞流直下三千尺,碧海苍龙怒啸渊。
函数蒙尘泪洗笔,教鞭垂落定阐截。
万法归流启新元,疑是银河落九天。
当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最后一笔勾勒完成的刹那——
“轰隆!!!”
整幅《紫薇幻境》巨画猛地爆发出无法形容的璀璨光芒!画中那条原本静谧流淌的溪流,此刻真的化作了一条奔腾咆哮、由无数星辰光屑与纯粹道韵组成的璀璨银河!它不再是画中之景,而是突破了绢布的限制,裹挟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如同九天决堤,自画中奔涌而出,直扑包厢中央那巨大的紫檀木太极圆桌!
银河之水,其势磅礴,其光耀目,却无半点水汽,唯有冰冷的星辉与浩瀚的能量波动。包厢内的四人——林通天、稻德、泰媛、元史——皆被这突如其来的剧变震在原地,他们的身影被这银河之水的光芒映照得须发皆碧,眼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惊愕。
银河之水精准地冲击在圆桌中心的太极图上!
嗡——!
太极图剧烈震颤,发出如同洪荒巨钟被敲响的嗡鸣。那原本精妙咬合、缓缓流转的羊脂白玉阳鱼与黑曜石阴鱼,在这蕴含着“落九天”之势的银河之水冲击下,竟猛地停止了转动,继而发出一声清脆如同琉璃碎裂的“咔嚓”声!
阴阳鱼,分离了!
并非碎裂,而是如同两扇通往不同维度的大门,骤然洞开!阳鱼(白玉)向上旋开,散发出无穷光明与升腾之气;阴鱼(黑曜石)向下沉降,弥漫出无尽幽暗与归墟之息。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非黑非白、混沌莫名、不断扭曲旋转的通道入口!
而那咆哮涌入的银河之水,没有丝毫停滞,尽数被吸入这突然打开的混沌通道之中,仿佛那通道深处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力。
更令人骇然的是,环绕太极图的八个紫檀木卦象,在银河之水冲刷和太极异变的双重作用下,其上的卦爻线条疯狂闪烁明灭,如同被重置了密码!光芒流转间,它们的排列序列竟自行演变重组!
原本的序列:坎(?)、坤(?)、震(?)、巽(?)、乾(?)、兑(?)、艮(?)、离(?)。
在一阵令人眼花缭乱的流光溢彩中,定格为了全新的序列: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这正是象征宇宙本源、天地未开之时的——先天八卦卦序!
先天八卦已成,太极通道洞开。那吸入银河之水的通道深处,不再是桌面的木质纹路,而是一片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沸腾翻滚的混沌。那里没有上下左右,没有过去未来,只有最原始的能量在咆哮、碰撞、衍生又湮灭。鸿蒙未辟,天地未分,一切法则都处于孕育前的躁动与蒙昧之中,仿佛等待着第一声开天的号角,或者……第一滴来自“外界”的、饱含着四圣因果与现代道争信息的“银河之水”的注入。
包厢内一片死寂,只剩下那混沌通道入口处隐隐传来的、令人心悸的原始能量呼啸之声。四位教授怔怔地看着那桌面上的“深渊”,仿佛看到了比封神台更古老、比万古宿怨更本源的东西。
道争的舞台,似乎在这一刻,被强行拖入了一个他们既熟悉又无比陌生的……太极图中的世界:
在无始无终、无上无下、无光无暗的混沌之中,唯有先天一炁充斥其间,名为鸿蒙。其时未有无极,亦无太极,万物混同,玄寂无声。
忽有一日,先天一炁骤然凝聚,显化为龙首,蛇身,双翼,四爪的混沌巨灵——盘古。
盘古的龙首化为人形——玉清元始天尊,祂顶负圆光,身披七十二色神光,显得无比庄严、至尊至极。倏忽间,盘古一爪脱落,神辉流转,化为一柄金斧。其乃大道法则之显化,锋锐无匹,可断因果,可分清浊。
天尊举斧,喝一声:“吒!”
声如洪钟,震彻万古。只见斧光一闪,如太初第一缕光明,轰然劈落!
鸿蒙应声而裂!轻清之炁上浮而为乾天,重浊之炁下沉,然未全凝,乃成兑天(泽天,初成而未坚之态,如海洋悬浮于空)。至此,宇宙初现上下之形,阴阳始分。乾天位于正南,至高至纯;兑天位于东南,湿润动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