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桃盛会,仙乐缥缈,琼香弥漫,宴席气氛渐至酣畅。然就在此番祥和之中,斗姆元君贾妩钗忽雍容举杯,其声清越,遍传瑶池每一个角落:
“陛下,”她面向御座,笑意盈盈,却语出惊人,“蒙恩赐宴,琼香缭绕,瑞霭缤纷,三界同欣,万灵共感。臣妾借此良辰,有一不情之请,望陛下圣裁。”
瑶池内仙乐似乎都为之一滞,无数道目光瞬间聚焦于这位素来行事不拘一格的元君身上。
贾妩钗恍若未觉,目光微侧,扫过身旁侍立、仍顶着班尼特外貌却难掩局促的孙悟空,续道:“劣徒孙悟空,承蒙天恩,得授仙箓,近来虽顽性未泯,然于守护花果山一方生灵,确是倾注心血,念其一点仁心,臣妾亦为之动容。彼山下猴属,皆乃天地所生,造化所钟,虽无仙缘,亦有情识。彼等寿数尽归地府阴司,循天地轮回之常理,本无不当。然悟空每念及此,常怀戚戚,此亦为其道心一处挂碍。故此,臣妾斗胆,恳请陛下垂恩。可否念在悟空微末之功,及其一片赤诚护生之心,赐下一道恩旨,予那花果山猴属一道生机?非必强改生死轮回之序,或可赐其延年益寿之机,使其少受病厄之苦,多得些逍遥岁月,全悟空一番眷顾之情,亦显天庭好生之德,慈悲无量。”
此言一出,满场皆静。
唯有九天玄女云青岚又急又怒的神念之音,在贾妩钗脑海内轰然炸响:“贾妩钗!你这个疯婆娘!平时顺着徒儿胡闹,玩笑说要打上地府也就罢了,你竟敢在瑶池盛会上、当着诸天仙佛幽冥至尊的面,把这等悖逆轮回纲常的浑话端到御前?!你这不是疼徒弟,你这是要把他、把我们全都架在烘炉上烤!”
贾妩钗心念回应,却是一派浑不吝的架势:“怕个毛线!正好!今天玉帝老儿不答应,刚好后土、东岳大帝、酆都大帝、地藏王菩萨和阎罗王都在场。正好当面问个明白!大家一起说道说道,凭什么不可以?”
就连孙悟空本人都觉得此请太过突兀不合时宜,下意识地拉了拉贾妩钗的衣角,眼中流露出恳求与不安。贾妩钗却只回给他一个自信满满、‘一切有为师’的微笑。
御座之上,玉帝面容隐于十二旒珠之后,看不清神情,并未立刻开口。
然而,不等玉帝圣裁,一个蕴含着无上威严的声音已然响起,不高,却瞬间压下了瑶池所有的窃窃私语,仿佛大道纶音,敲打在每一位仙神的心头:
“钗儿,胡闹!”
发声者,正是灵宝天尊。他目光如电,落在贾妩钗身上,带着不容置疑的斥责:“天地有序,轮回有法。阴阳生死,乃维系三界之根本大伦,岂是尔等可以拿来‘说道’、讨价还价的儿戏?”
他声如重锤,字字千钧:“后土皇地只以身化轮回,乃无上慈悲,亦是无上秩序。东岳、酆都二位帝君执掌幽冥,赏善罚恶,铁律无私。地藏宏愿,阎罗断案,皆秉公而行,何曾有过私心偏袒?尔今日一言,非但是质疑阴司公正,更是轻慢了后土娘娘的无量功德!”
灵宝天尊目光扫过略显不安的孙悟空,语气稍缓却依旧严厉:“悟空眷顾族类,其情可悯。然私情再重,岂能凌驾于天道纲常之上?若今日因一人之情,便可妄改生死,划去一山一国之命数,明日是否便可为一己之私,颠倒乾坤,紊乱阴阳?此例一开,三界法则崩坏在即,这无穷因果,你这做师父的,可能替他担待?还是要我玄门上下,为他这‘赤诚’之心陪葬?!”
最后一句,已是疾言厉色:“痴儿,还不醒悟!此非恩慈,实为溺爱;非是帮他,实是害他!速向陛下及诸尊谢罪!”
灵宝天尊一番呵斥,引动周天法则共鸣,瑶池内金光乱颤,蟠桃树枝叶无风自动。平日天不怕地不怕的斗姆元君,在师尊的盛怒与无懈可击的天道至理面前,也不免气势一窒,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那双灵动眼眸罕见地流露出一丝怯意,耳朵几乎要耷拉下去。云青岚在一旁,面色清冷,指尖却已微微扣紧。
就在气氛紧绷至极点之时,另一个平和舒缓的声音响起,如同涓涓细流,缓和了那几乎凝滞的空气。
“呵呵呵……”太上老君轻摇芭蕉扇,呵呵一笑,“灵宝道友所言,乃是常理,是维系三界之基石,老道深以为然。”
他话锋一转,却蕴含玄机:“然,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这‘其一’,便是变数,便是生机。阴阳轮转,生死循环,固然是天地常纲,却亦非铁板一块,亘古不变。若万事万物皆因循旧例,不敢越雷池半步,则天道亦将僵死,何来‘生生不息’之说?”
老君目光温润,看向后土娘娘及幽冥诸尊,又转向玉帝:“后土娘娘化轮回,是大慈悲,亦是大智慧。这慈悲之中,可曾断绝了一切‘例外’之可能?老道看来,未必。若有一线生机,契合大道,顺应因果,其功德或业力足以撼动既定之数,那么这轮回之序,为何不能因其而稍作调整,显化天道亦有其温情包容的一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