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仪器运行的低沉嗡鸣与几人压抑的呼吸声交织。屏幕上,翠湖苑顶楼那片幽蓝符号依旧在缓缓流转,如同一个活着的、呼吸着的诡异生命体。而符号之海中央,石台上的那本陈旧笔记本,在冷光映照下,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平静。
“笔记本……必须回收。”林瑶的声音透过加密频道,打破了沉寂,“但如何接触,需要极端谨慎。陈启,你的意见?”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启身上。他靠在椅背上,脸色苍白,失明的左眼被敷料遮盖,右眼则因疲惫和充血而布满红丝,但眼神却异常复杂。吴镜玄强行灌输的那段“记忆”仍在脑海中翻涌——老学者呕心沥血的守护,与吴镜玄冷酷无情的“重构”,形成了尖锐的对立。那本笔记本,正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理念的物理载体。
他沉默了片刻,感受着左眼空洞的痛楚,也感受着内心深处那丝源于“执矩”本能的、微弱的悸动。最终,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沙哑却坚定:
“我去拿。”
“不行!”王刚立刻反对,眉头紧锁,“太危险了!谁知道那鬼东西上面还有什么陷阱?让技术队穿最高规格防护服去!”
李静也面露忧色:“王队说得对,陈启,你的状态很不稳定,不能再冒险接触与他直接相关的东西了。”
陈启摇了摇头,右眼望向屏幕上的笔记本,仿佛能穿透屏幕感受到它的存在:“技术手段防不住他。那上面的‘陷阱’,可能不是物理层面的。他把它留给我,是‘选择’的一部分。如果我不去,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真正理解他的意图,也无法判断笔记本里到底隐藏了什么。有些信息……可能只有我能‘读取’。”
他顿了顿,补充道,语气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冷静:“而且,如果这真的是一个针对我的陷阱,由我来触发,至少可以将对团队的损害降到最低。”
这番话让隔离室内再次陷入沉默。陈启说得没错,面对吴镜玄这种层次的对手,常规手段显得苍白无力。这本笔记就像一个加密的潘多拉魔盒,而陈启,可能是唯一拥有潜在“密钥”的人。
高岚教授沉吟良久,终于开口:“理论上,陈启的感知能力,尤其是与‘执矩’相关的潜在特质,或许能帮助他辨别笔记本上可能存在的、非物理性质的危险。但风险依然极高。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林瑶最终拍板:“批准陈启接触。王刚,组织最精锐的行动小组护送,在绝对隔离环境下进行。李静,准备最高级别的生命监测和应急干预方案。高教授,提供理论支持。一旦发现任何异常,立刻中止,确保陈启安全为第一要务!”
***
一小时后,翠湖苑七栋被完全封锁,顶楼入口处建立了三重隔离带。陈启在王刚和两名穿着厚重防护服、携带特殊装备的行动队员护送下,踏入了那片幽蓝符号流淌的空间。
一进入其中,陈启的左眼就是一阵剧烈的悸动。不是因为视觉(他早已失去),而是那种独特的“秩序场”感知被放大了无数倍。整个房间不再是一个物理空间,在他的感知中,它更像一个庞大而精密的“信息熔炉”,那些流动的符号就是沸腾的能量流,而中央的石台,则是熔炉的核心。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异的“压力”,并非物理上的,而是精神层面的,仿佛有无数双冰冷的眼睛在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同行的行动队员显然也感到了不适,动作变得更加警惕和僵硬。
陈启示意王刚等人停在门口附近,他自己则深吸一口气,独自一人,一步步走向房间中央的石台。
越靠近,左眼的感知就越发清晰。他“感觉”到笔记本周围环绕着两股截然不同的“余温”。一股,温和而坚韧,带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沧桑感,如同冬日里将熄的炭火,微弱,却蕴含着不屈的生机——这应该属于那位逝去的老学者。而另一股,则冰冷、锐利、充满了侵略性和诱惑力,如同极地永不融化的寒冰,散发着扭曲规则的强大力量——这属于吴镜玄。
这两股“余温”并非和谐共存,而是在笔记本周围进行着无声的、持续的对抗与交织。学者的“余温”如同护盾,艰难地抵抗着吴镜玄“余温”的侵蚀和渗透,试图保护着笔记本内部可能存在的、未被污染的核心。
陈启停在石台前,缓缓伸出手。他的指尖在微微颤抖,并非因为恐惧,而是因为近距离下,那两股“余温”对他自身那微弱的“执矩”特质产生了强烈的牵引和共鸣。
他闭上眼睛(尽管左眼本就是失明状态),完全依靠左眼的感知,小心翼翼地“触摸”向那本笔记本。
当他的指尖即将触碰到陈旧皮革封面的瞬间——
“轰!”
并非物理上的爆炸,而是一股无声的精神冲击,如同决堤的洪水,顺着他的指尖,猛地涌入他的意识!
左眼的黑暗被瞬间驱散!不,不是驱散,而是被两种截然不同的“光”所充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