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最深的黑暗笼罩着城市,但“阿尔法”安全点内却灯火通明,弥漫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决绝。吴镜玄给出的四十八小时倒计时走到了尽头,最终的时刻即将来临。
陈启被小心地安置在一张特制的、带有减震和生命维持装置的移动担架上。他脸色苍白,身体依旧虚弱,连自行坐起都难以做到,但那双眼睛——右眼恢复了往日的清澈与坚定,左眼则笼罩在温润而神秘的乳白色光晕中——却燃烧着不容置疑的意志。他一只手紧紧握着那本老学者的笔记本,仿佛那是他与这个世界最后的、也是最坚实的连接。
王刚亲自检查着担架的每一个固定扣,动作罕见地轻柔,嘴里却依旧骂骂咧咧:“妈的,等这事儿完了,你小子必须给老子好好躺三个月!少一天都不行!”他粗糙的手掌拍了拍陈启的肩膀,力道控制得恰到好处,传递着无声的支持。
陈启扯动嘴角,想露出一个笑容,却显得有些吃力,只是轻轻点了点头:“……一定……”
高岚最后一遍检查着随身携带的急救设备和能量监测仪,又将几支浓缩营养剂塞进陈启担架旁的收纳袋里。“记住,你的任务是引导和共振,不是硬拼。感觉到极限,立刻示意,我们马上撤离!”他的语气严肃,眼神中充满了导师对学生的关切与担忧。
李静已经将最优路线输入了导航系统,并调动了所有能调动的外部资源进行远程支援和情报屏蔽。她走到陈启身边,将一个微型骨传导耳机小心地戴在他的耳朵上:“我会一直保持连线,随时告诉你外面的情况。陈启……小心。”她的声音微微发颤,带着难以掩饰的紧张。
“放心。”陈启的声音虽然微弱,却异常平稳,“我们……不是……一个人。”
他左眼的乳白光晕微微荡漾,仿佛在呼应着这座城市无数沉睡中的、平凡而坚韧的存在。
行动开始。
一辆经过特殊改装、外表毫不起眼的厢式货车悄无声息地驶出“阿尔法”安全点,融入了黎明前稀疏的车流中。王刚驾驶,高岚在副驾警戒,李静在车厢内操作设备并照顾陈启。
车厢内,陈启闭着眼睛,似乎是在休息,又像是在感受着什么。他左眼的光晕随着车辆的行驶而明灭不定。当车辆穿过依旧灯火通明的夜市区域时,光晕会变得明亮而温暖;当驶过寂静的工业区时,光晕则略显黯淡。他仿佛一个精密的接收器,实时反映着这座城市的“生命脉搏”。
“他左眼的能量读数与外部环境关联度超过百分之八十。”李静看着监测数据,低声对高岚说,“他真的成了城市的‘晴雨表’。”
高岚透过后视镜看着陈启平静的侧脸,沉声道:“他在无意识地调整自己,与城市保持同步。这能让他更好地汇聚力量,但也意味着他会更直接地承受城市本身的情绪波动。”
果然,当车辆因为临时交通管制,被迫停在一个即将拆除的老旧居民区附近时,陈启的眉头微微蹙起,左眼的光晕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黯淡与哀伤。那里残留着几代人的记忆与不舍,这种集体性的失落情绪,清晰地传递到了他的意识中。
王刚透过后视镜看到陈启的神色变化,忍不住低骂了一句市政规划,然后猛地一打方向盘,绕开了那片区域。“绕点路就绕点路,不能让这小子还没到地方就先被整抑郁了。”
这个粗犷汉子笨拙的体贴,让车厢内凝重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丝。
越靠近“原点”区域,异常就越发明显。空气中的能量读数开始出现不稳定的波动,普通的电子设备受到轻微干扰,甚至连街边的路灯都开始忽明忽暗。一种无形的压力笼罩下来,让人心生烦躁与不安。
陈启的反应也越来越强烈。他握着笔记本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左眼的光晕不再仅仅是跟随城市脉搏,而是开始自主地、有节奏地闪烁,仿佛在与那股无形的压力进行着对抗。他的呼吸变得略微急促,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我们快到了。”李静看着导航上越来越近的目的地,声音紧绷,“前方一点五公里,就是‘原点’核心区域。”
王刚放缓了车速,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这里的街道异常空旷,仿佛所有的活物都被某种力量驱散或吞噬了,只剩下死寂的建筑和摇曳的诡异阴影。
“不对劲,太安静了。”王刚沉声道。
高岚也感受到了那股令人心悸的压抑感,他回头看向陈启:“陈启,能感觉到什么吗?”
陈启缓缓睁开眼睛,左眼的乳白光晕炽烈地闪烁着,他艰难地抬起手,指向车窗右前方一栋废弃的商业楼楼顶。
“……那里……有‘眼睛’……”
几乎在他话音落下的同时,李静的监控屏幕上捕捉到楼顶一个模糊的黑影一闪而逝!
“我们被监视了!”李静立刻报告。
“不管他!继续前进!”王刚猛踩油门,货车引擎发出一声低吼,加速朝着“原点”核心冲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