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念临死前那双望向水下黑暗的眼睛,如同一个冰冷的钩子,牢牢抓住了陈启刚刚有所平复的心绪。第一次“心镜”修行带来的疲惫与微弱的成就感,瞬间被这个突兀浮现的记忆碎片冲淡,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深沉的不安。
那个河湾,那片被定义为“意外”的水域,底下到底隐藏着什么?能让一个濒死的女孩,在生命最后的时刻,忽略掉窒息的痛苦,将全部的恐惧投向那片幽暗?
这个疑问如同种子,在他心中迅速生根发芽。
接下来的几天,陈启在医疗团队的监督下,继续进行着严格的康复和定期的“心镜”修行。每一次进入静室,借助“观死镜”的清辉照耀左眼窝的“灰烬”,他都能感觉到那片混乱区域在外围缓慢而坚定地变得“干净”一些,最表层那些狂暴的意念碎片被逐渐净化、吸收,转化为滋养他精神世界的养料。
他的精神力恢复速度明显加快,对“观死镜”的掌控也越发得心应手。甚至,他发现自己那种模糊的“秩序感知”能力,在经历了“灰烬”的初步净化后,似乎也变得比以前更加敏锐和……具有某种“穿透性”。
他不再仅仅能感知到环境中混乱或有序的“痕迹”,现在,当他集中精神时,偶尔能“看”到一些更加本质的、如同事物底层代码般的、极其细微的“线”与“节点”。这并非他之前看到的、代表生命终结的“死线”,而更像是……构成事物存在状态的、更加基础的“秩序之线”。
这种感知还很模糊,时灵时不灵,且消耗巨大,但却为他观察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然而,无论修行取得怎样的进展,吴念那双望向水下的眼睛,始终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他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解开这个谜团,或许就能触及“烛龙”组织行动模式的某个关键,甚至可能揭示吴镜玄最终走向疯狂的更深层原因。
他将自己的这个发现和直觉,郑重地告知了林瑶和高岚。
“……水下有东西?”高岚眉头紧锁,再次调出了当年“月亮湾”溺水事件的现场勘查记录和照片,尤其是水下地形扫描图,“记录显示,那片水域水下地形相对简单,主要是沙石底,有一些水草,但不存在能藏匿大型物体或建筑的结构。当时负责水下搜证的潜水员也没有报告任何异常。”
“或许……不是物理层面的东西。”陈启努力描述着自己的感觉,“就像‘死线’无法被常规仪器检测一样,吴念看到的,可能也是某种……只有特定能力,或者特定状态下才能感知到的‘存在’。”
林瑶沉吟片刻,做出了决断:“既然线索指向这里,我们就必须查证。高教授,联系K市方面,以补充勘查为由,申请对‘月亮湾’事发水域进行新一轮的、更加细致的探测,尤其是能量场和异常精神波动残留方面。设备我们用最好的,人员由我们这边派。”
“明白!”高岚立刻应下。
与此同时,陈启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林组,我想……再去一次现场。”
林瑶立刻否决:“不行!你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还没有完全恢复,那里太危险了。而且,‘烛龙’很可能还在监视着与吴念案相关的一切。”
“我不需要靠近核心现场,”陈启解释道,“只需要在岸边,距离足够近,让我能用提升后的感知力,去感受一下那片水域……尤其是吴念最后凝视的那个方向。这比远程探测可能更直接。”
他看着林瑶,眼神坚定:“我有‘观死镜’护身,而且只是进行最低限度的感知,一旦有任何不对,立刻撤离。我总觉得……那里藏着我们忽略掉的、至关重要的东西。”
林瑶与高岚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权衡。陈启的感知能力确实是目前最独特的工具,而他对吴念水下凝视的直觉也值得重视。
“可以,”林瑶最终松口,但附加了严格的条件,“王刚带队全程贴身保护,行动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内,只在岸边指定安全区域活动,一旦你的身体指标或周围环境出现任何异常,无需请示,立刻强制带你离开。”
“好。”陈启点头同意。
计划迅速制定。为了避开可能的监视,行动选择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进行。一支精干的小队护送着陈启和王刚,悄无声息地抵达了距离“月亮湾”河湾约一公里外的隐蔽地点,然后由王刚亲自带着陈启,借助夜视设备和地形掩护,潜行至事先选定的、位于河湾上游的一处高地。这里视野开阔,能俯瞰大部分河湾,且不易被察觉。
初夏的黎明前,空气中带着凉意,草丛间凝结着露水。河湾在黯淡的星光和晨曦微光下,如同一匹铺陈开的墨色绸缎,寂静无声。对岸的树林黑黢黢的,如同蹲伏的巨兽。
陈启站在高地上,夜风吹拂着他额前的发丝。他闭上右眼,没有立刻动用能力,而是先让自己的心神平静下来,与手中的“观死镜”建立连接。冰凉的镜意流淌全身,抚平了他因紧张而略微加速的心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