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小指那微不可察的抽搐,以及脑波监测仪上那转瞬即逝的微小脉冲,如同在死寂的深潭中投入了一颗石子。涟漪虽微,却真切地扩散开来,撼动了林瑶几乎冰封的心湖。
她没有声张,将这个发现作为最高机密,仅与高岚教授进行了沟通。任何来自外界的过度关注或干扰,都可能扼杀这缕刚刚萌发的生机。她和高岚调整了监测方案的灵敏度,开始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捕捉并分析陈启任何一丝可能的生理活动迹象。
结果令人既振奋又困惑。那些微弱的生物电信号和肢体反射并非持续出现,它们毫无规律,有时一天出现数次,有时又沉寂数日。但每一次出现,都伴随着陈启胸口那枚灰暗宝石极其短暂的、几乎无法探测的微弱温感,以及那古老印记核心处,一丝更加冰冷、更加内敛的能量波动。
仿佛他沉寂的意识深处,正进行着一场无声的、时断时续的拉锯战。一部分力量在试图唤醒,另一部分更加古老冰冷的存在则在维持着封印。
“他的意识……可能被困在了一个极其深层的地方,”高岚推测道,指着屏幕上那些杂乱无章但偶尔会形成特定频率簇的微弱信号,“这些信号碎片,不像是有意识的思维,更像是一种……本能的挣扎,或者是对外界刺激的无意识‘映射’。”
“映射?”林瑶追问。
“就像……深海中的生物,能感知到海面的风暴,但无法理解,只能以它们的方式做出反应。”高岚尝试着解释,“陈启现在的状态,可能类似。他的主体意识沉睡了,但某种更深层的、与‘基石’或‘死线之源’连接的本能还在活动,并对某些特定的能量波动或……强烈的外部情感,产生反应。”
强烈的外部情感?林瑶若有所思。
她开始尝试。她不再仅仅是安静地陪伴,而是会有意识地对他说话,讲述案件的进展,分享王刚传来的消息(经过筛选),甚至回忆起他们共同经历的一些轻松时刻。她仔细观察着,当她提到吴镜玄依然在逃,城市隐患未除时,那些微弱信号会出现短暂的紊乱;而当她回忆起团队早期破获第一个大案后的庆祝,或者提及王刚那个粗豪汉子偷偷给陈启办公室塞零食的趣事时,信号则会呈现出一种相对……平稳甚至趋向温和的频率。
他在听!他还能感受到!
这个认知让林瑶激动不已。尽管陈启依旧沉睡,但她感觉到,他们之间那座断裂的桥梁,似乎有极其细微的丝线,正在重新连接。
然而,外部的压力并未因这微小的希望而减轻。总部对于林瑶抗命、坚持将陈启留在基地的决定极为不满,质疑和调查接踵而至。一支由总部直接指派的、由医疗、心理及“特殊现象”研究专家组成的评估小组,即将抵达基地,对陈启的状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并决定其最终去向。
林瑶知道,这所谓的评估,很大程度上将决定陈启的命运。如果评估小组认定陈启“不可控风险过高”或“研究价值大于人道考量”,强制转移的命令将无法再被抗拒。
必须在评估小组到来之前,找到更有力的证据,证明陈启的价值,以及他苏醒的可能性!
就在这时,王刚那边对赵伟的持续审讯和对其社会关系的深挖,终于有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突破。他们发现赵伟在过去一年内,曾多次通过一个极其隐秘的虚拟货币渠道,接收过来自海外几个特定科研机构的、数额不大的资金注入。而这些机构,明面上从事的是前沿物理和意识研究,但其背后复杂的股权结构,最终都指向一个共同的、极其低调的基金会——“普罗米修斯之火”。
“普罗米修斯之火……”林瑶默念着这个名字,一种不祥的预感萦绕心头。盗取天火,赋予凡人……吴镜玄那篡改“死线”的能力,是否就与这个基金会有关?他们资助赵伟,仅仅是为了在警方内部安插一个眼线,还是有着更深层的目的?
她立刻让高岚查阅所有能与“普罗米修斯之火”基金会相关联的古籍记载或神秘学文献。
与此同时,她也加强了对陈启的“情感刺激”。她开始将一些更具体的、与当前危机相关的信息,以简单直接的方式传递给他。
“……吴镜玄还没找到,他很危险。”
“……有一个叫‘普罗米修斯之火’的基金会在背后,我们在查。”
“……总部派了人来,想把你送走,我不会让他们得逞。”
她不知道这些信息能被理解多少,但她必须尝试。
在评估小组抵达的前夜,林瑶心力交瘁地趴在陈启病床边的桌子上小憩。朦胧中,她感觉自己仿佛漂浮在一片虚无的黑暗里,远方有一点极其微弱的、熟悉的光芒在闪烁,吸引着她靠近……
她猛地惊醒,发现自己的手不知何时又握住了陈启的手。而就在她醒来的瞬间,监测屏幕上,陈启的脑波信号,再次出现了变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