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曹操就见到了严政派来的信使。
那信使进入营帐,见到曹操高坐主位,两旁将士林立,气势威严,不禁心中发怵,行礼时都显得有些慌乱。
曹操打量着信使,不动声色地询问严政归降的意图、雁门关内的局势等问题。
信使言辞闪烁,对于一些关键问题总是支支吾吾,不肯正面回答。
曹操心中不悦,但还是耐着性子应付完了信使。
等信使离开后,曹操立刻招来刘备商议。
曹操坐在营帐中央,眉头微皱,对刘备说道。
“玄德啊,昨日有那裴元绍前来投诚,今又有严政来降。
这两人所代表的势力截然不同,却都意图归降于我。
依你之见,觉得这两人谁的话可以信?”
刘备手抚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
“将军,以我观之,严政信使支支吾吾不肯说实话,实在可疑。
反观那裴元绍,事无巨细,毫无隐瞒,将雁门关内诸多情况都和盘托出,可信度似乎高一些。
不过,这黄巾军狡诈多端,咱们也不可掉以轻心。”
曹操点头表示认同,说道。
“玄德所言极是,这严政的信使,一看就心中有鬼,说不定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
但这裴元绍,虽表现得坦诚,但也难保不是故意为之,意图让我们放松警惕。”
刘备接着说道。
“将军,如今之计,咱们一方面可以继续与裴元绍接触,从他口中套出更多消息,同时让他回去准备。
另一方面,加强定襄县的防备,以待那严政率军而来。”
曹操抚掌笑道。
“玄德与我想到一处去了,我已安排探子前往,只是这消息真假难辨,还需细细甄别。
对了,玄德,你觉得若这裴元绍所言属实,咱们该如何应对那严政的诈降?”
刘备思索一番后说道。
“若严政真的诈降,咱们可将计就计。
表面上装作不知,按他的计划接纳其投降,暗中却布下天罗地网。
等他发动突袭之时,一举将其歼灭之。
而后,如裴元绍真的能带雁门关黄巾残部投诚,倒也不失为一桩美事。
不战而屈人之兵,将军这功劳唾手可得啊!”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说道。
“好一个将计就计!不战而屈人之兵。
若能成功,这雁门郡黄巾将不复存在,那时曹某必不忘玄德助战之功,上报朝廷加官进爵!”
刘备虽心中欢喜却不动声色,神情坦然地表示自己是汉室宗亲,当为汉室复兴而努力。
至于功不功劳无所谓,只希望能为朝廷效力,早日平定乱世,让百姓安居乐业。
曹操听闻,哈哈大笑,心中却暗自思忖刘备此人野心不小。
“哼!表面上冠冕堂皇的,以汉室宗亲自居,实则难保没有自己的算计。
但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刘备手下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倒也能为自己所用。”
思及此处,曹操笑着说道。
“玄德公心怀大义,实在令曹某钦佩。
如今这乱世,正需要玄德公这样的仁人志士,与我等一同为朝廷效力。
待平定雁门郡黄巾,咱们再一同商议如何匡扶汉室,成就大业。”
刘备赶忙躬身说道。
“曹将军过誉了,备愿听从将军差遣。”
曹操点头,随即话锋一转。
“只是这严政诈降一事,还需谨慎对待。
咱们需尽快安排好伏兵,布置好陷阱,只等严政上钩。
玄德,你觉得将伏兵安置在何处最为合适?”
其实,不管是曹操还是刘备,都已经相信严政如果来,就是诈降。
刘备思索片刻,指着营帐内的地图说道。
“将军,你看此处,雁门关外三十里处有一片山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乃是设伏的绝佳之地。
咱们可在此处埋伏重兵,待严政率军进入山谷后,便截断其退路,前后夹击,定能将其一举歼灭。”
曹操看着地图,眼神中露出赞许之色,随后补充道。
“玄德所言极是,此处确实是个好地方。
我这就安排两名副将率领精兵埋伏于此,但不急着攻那严政。
那裴元绍不是说要助我们一臂之力嘛,正好试试他是否真心投诚。
若是他率军劫严政军后路,战后我就接受投诚,如若不是,正好以伏兵一同剿杀!”
刘备微微点头,心中暗自佩服曹操的心机深沉。
他连忙拱手说道。
“将军此计甚妙,既不耽误对付严政,又能试探裴元绍。
只是,为了确保计划顺利实施,咱们还需给裴元绍透露出一些假消息。
让他以为咱们已完全相信他,如此他才会放心大胆地按咱们所期望的方向行动。”
曹操抚掌大笑。
“玄德果然心思细腻,想得周到。
就依你所言,咱们放出风声,就说我已决定在某处接应严政,让裴元绍找准时机从后方突袭。
同时,咱们也得提醒负责埋伏的将领,密切留意裴元绍的动向,一旦有异常,立刻采取行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