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角,第一训练营,凌晨五点。
最后一个信号灯由红转绿。
持续了整整十二周的“暗区”虚拟训练,正式结束。
四百三十七名新兵陆续从各自的训练仓中坐起,眼神空洞而麻木。
没有欢呼,没有激动,只有一片死寂。
他们脱下布满传感器的训练服,换上崭新的果敢解放军制式军装。
动作机械而精准,仿佛身体里住着另一个灵魂。
医疗监测室内,林悦看着全息屏幕上最终生成的报告。
饶是她一向冷静,此刻也难掩心中的波澜。
报告的第一页,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对比。
十二周前,这些人的身份是农民、猎人、小贩,体能数据参差不齐。
十二周后,他们的平均肌肉密度提升了百分之二十二,神经反应速度提升了百分之三十八。
骨骼强度在强化药剂的辅助下更是达到了职业军人的1.5倍。
但让林悦真正关注的,是报告的最后一项——“模拟高烈度战场综合生存率”。
这个数字,从第一周惨不忍睹的20%,一路攀升,最终定格在了88%。
这意味着,这四百三十七名从虚拟地狱中爬出来的人,已经具备了在真实战场上与任何国家的职业军人正面抗衡并活下来的能力。
“文森。”
林悦接通了加密通讯,将报告投影过去。
“结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从数据上看,他们已经是合格的、甚至可以说是精锐的战士。但是……”
她切换到另一组心理评估数据。
上面用红色高亮标注着:所有受训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战斗应激反应,其中百分之三十五有明显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倾向。
“他们在虚拟世界里经历了太多次死亡,每一次都是百分之百的真实体验。”
林悦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担忧。
“这种训练模式在精神层面造成的损伤是不可逆的。我担心,他们在第一次面对真实的流血和死亡时,可能会崩溃。”
屏幕那头的文森沉默了片刻。
他看着报告上那88%的生存率,眼神锐利。
“战争,本就是用一部分人的崩溃,换取更多人的生存。”
文森的声音平静而坚定。
“林博士,他们是士兵,不是温室里的花朵。这个结果,我接受。”
当天上午,果敢解放军新寨村训练营,一场盛大的结业典礼在新建的广场上举行。
杨明辉穿着笔挺的中山装,站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
看着下方整齐列队的四百三十七名士兵,激动得满脸通红。
周围,数千名从各个村寨赶来的村民将广场围得水泄不通。
他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些几个月前还和自己一样在田里刨食的年轻人。
队伍确实站得笔直,军装也确实崭新。
但他们真的能打仗吗?
那些从外国来的、据说杀人不眨眼的雇佣兵,会把真正的本事教给他们?
许多村民心中都存着这样的疑问。
典礼进行到一半,柯林走上主席台,接过话筒。
“言语是苍白的,只有实力能证明一切。”
他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整个广场。
“我提议,进行一场实战对抗演习。”
话音刚落,三十名全副武装的盘古佣兵从广场一侧走出。
他们身材高大,装备精良,每个人都散发着经历过血与火的气息。
只是站在那里,就让周围的空气都下降了几度。
柯林指向那三十名佣兵,又指向新兵队列。
“演习内容,城镇巷战。由果敢解放军第一连的六十名士兵,对抗我这三十名身经百战的军事顾问。”
“目标,占领广场中央的模拟指挥部。使用空包弹和激光模拟对抗系统,阵亡者自动退场。”
广场上瞬间炸开了锅。
六十个农民兵,打三十个外国职业军人?
这不是欺负人吗?
杨明辉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他担心这场演习会打击到新兵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自信。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新兵队列中没有任何骚动。
被点到名的第一连六十名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出列。
他们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神冷酷得如同机器。
演习开始的信号弹升空。
盘古的三十名佣兵立刻展现出惊人的专业素养。
他们以三人战斗小组为单位,交替掩护,迅速向两侧的建筑物渗透。
动作行云流水,配合默契无间。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战局将一面倒时,果敢解放军第一连动了。
他们没有慌乱,没有迟疑。
六十人瞬间分成了十个六人小队,几乎在同一时间做出了和佣兵们完全相同的战术选择。
两个小队正面佯攻,吸引火力。
四个小队从左右两翼包抄,利用废弃的车辆和墙体作为掩护,前进路线刁钻而高效。
剩下四个小队则迅速抢占制高点,架起了机枪和狙击步枪,构筑交叉火力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