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众人推断:迷雾相互作用聚合成一种未知的“巨能量子”,这些“巨能量子”散射进入星空,弥散于浩瀚的宇宙之中。
在迷雾聚合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和部分光量子,这正是这颗星球产生八千多摄氏度高温、成为高亮度星球的缘由。
第二个惊人的发现是:
在迷雾高温层,有些微量的“尘埃”迅速向地心坠落!博美等五人推测,有些“巨能量子”在迷雾高温层会发生碰撞,进而产生热量和“尘埃”。尽管博美等人无法感知迷雾以及星球“虚无体”内的高密度物质,但能够感知、炼化并吸收那些尘埃!
在迷雾高温层,经过五人长达十小时的感知、炼化,确认这些尘埃正是“熄星1号”星球地心二十六种物质的组成部分!
这是多么令人震撼的发现!
博美团队,五人在前,逻辑人在后,在“空无体”状态下向迷雾深处进发。在众人的星眼空间、逻辑星脉网点空间内,呈现出缕缕青蓝色迷雾,或是青蓝色与紫黑色交织状的迷雾,远远望去宛如凝结的雷电。
迷雾深处,各种微粒尘埃向众人涌来,众人在感知与炼化中抵达星球表层。此时,环境温度达到两万摄氏度,压力达到两亿倍标准离子风压力,迷雾的物质密度竟高达“业力物质密度”的0.98倍!
在接近一百公里的进程中,众人的空无体在迷雾面前化为虚无!明定星用手掌煽动一缕迷雾,那缕迷雾未受任何影响,切割手掌而过。
逻辑人红秋叶尝试在迷雾中激发“虚幻体”,红秋叶机体内二十一种物质瞬间向迷雾层弥漫,博美大惊失色,用自己的“空无空间”罩住一立方公里内的众人。逻辑人红秋叶重新激发“空无体”,重新吸收、炼化已经透体而出的二十一种筑基物质与迷雾中的尘埃。等红秋叶状态稳固后,博美才移去“空无体物质空间”。
红秋叶躬身向博美道谢:“南夫人,谢谢您!”
博美说:“红秋叶,别客气!接下来的行动会有更多未知危险,切勿改变‘空无体’状态。”
众人立刻回应:“是!”
改变“空无体”状态探查迷雾层,并非只有红秋叶有此想法,谢暗香、明定星也有这种冲动。刚才红秋叶险些陨落,给众人敲响了警钟!
五、炼化虚无体内的物质失败
博美带领众人来到“博美亮 6 星”的虚无体前,尝试接触“博美亮 6 星”的虚无体物质。
当距离“博美亮 6 星”的虚无体 500 米时,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又将众人吸入“博美亮 6 星”的趋势。博美指示众人停下,他运转意念强度达到 250 万亿等级的星脉,构筑“空无体空间”将自己包裹起来,缓缓向前移动。当距离星球表面 300 米时,他的第一心脏和第二心脏剧烈疼痛,26 种物质不受控制地从星脉和肌体组织中崩离。博美急速后撤至距离“博美亮 6 星”表面 500 米以外,进行筑基稳固。2 小时后,博美的星脉和肌体才得以全面恢复。
经过近距离探测,“博美亮 6 星”表面的虚无体,温度仅有 5300 摄氏度,压力依旧为迷雾层压力,约 2 亿倍标准离子风压力。但密度检测设备在近距离检测时显示,虚无体密度不低于 60 倍“业力物质密度”,是“熄星 1 号”星球地心密度的 12 倍。这太不可思议了!
六、“博美亮1星”基本情况回顾
经过商议,博美决定放弃对“博美亮6星”虚无体的探索,转而前往“博美亮1星”,开展对“博美亮1星”的第二次探索。希望借助空无体进入“博美亮1星”内部。
此时,博美舰队距离“博美亮1星”211光年。博美舰队整理、补充“博美亮6星”的天文数据,对探索过程和“三大发现”进行系统性总结,于14月16日早上6点启程前往“博美亮1星”。
(一)博美亮1星探测情况回顾
博美舰队经过5天的航程,进行212光年的空间跳跃,于14月21日下午3点,抵达“博美亮1星”外围1000万公里处。
13月10日,第一次对“博美亮1星”进行探测时,就已得知“博美亮1星”直径为661万公里,是一颗巨大的高温亮星球。该星球由三部分构成,表层为气态层,第二层为固态地壳层,第三层为“虚无体”的地心层。三部分的基本情况如下:
1、气态表层厚度约2.2万公里。产生光量子的原因是,高能激波激发“离散”的气态原子从而产生光量子。表层由3种气态物质构成,均为新物质,具有“吞噬”量子或阻碍光量子的特性。因此,在“星眼空间”里,气态层内部是“黑暗”的,博美将此气态层称为“黑暗体”。
经测量,气态层温度分布规律为:距离星球表面150公里处为物质湮灭区,温度高达10亿摄氏度;往内深度1000公里处,温度降低到5亿度;再往内推进约3000公里,温度降低到3亿度;再往内推进约5000公里处,温度降低到2亿度;再往内1万公里处,温度降低到1亿度;最后的气态层温度稳定在8800摄氏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