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炌略一点头:“倒也算说得过去。”
他又问:“你可知此次所查何事?”
“诏书所载三项:军饷亏空、擅调仓粮、聚众焚表。此外,坊间传言另有结党、胁迫士子等罪名,然未见明文,不敢妄测。”
“你倒清楚。”
“下官日夜理政,每项开支皆有据可查。若大人怀疑,此刻便可查验。”
王炌环视大堂,见左右仪仗尽撤,唯有案几一张,笔墨齐备,墙边架上分门别类摆满文书,标签清晰。
“账册可全?”
“自任职以来,凡经手钱粮人事,均已归档。东阁专设三间净室,供大人查阅。书吏二十四人轮值,随唤随到。”
王炌沉默片刻,忽道:“百姓焚香设坛,可是你授意?”
“非也。百姓自发而来,携香携纸,只为陈情。下官未赠一文,未劝一句。若大人不信,可传十二乡老当面对质,亦可调当日衙前守卫口供。”
“你不怕他们说你坏话?”
“若我说了假话,自然有人揭发。若我说的是实情,何惧对质?”
王炌盯着他良久,终于开口:“明日辰时,我要见你去年冬日调拨三千石仓米的批文原件,以及领米各村的签收花名册。”
“已备妥,在东阁甲字三号柜。”
“还要查你与竹溪书院士子往来的书信。”
“皆存于丙字七号柜,按日期排序。”
“还有,我要见那个写下‘愿天子见此书,如见民心’的陶瓮,以及瓮中纸舟。”
林昭抬眼:“陶瓮现置于府衙后园,纸舟已晾干封存,共三百零七张,每张皆有署名或手印。若大人愿逐一核对,下官亲自陪同。”
王炌不再多言,转身欲走,忽又停下。
“林昭。”
“在。”
“你可知道,上一个被我查的人,临刑前说了什么?”
林昭直视其目:“不知。”
“他说,‘我清白,但你不信。’”王炌声音低沉,“我没有不信,我只是只认证据。而证据,往往比人心更容易操控。”
林昭神色不变:“下官无权无势,唯有两样东西可交予大人:一是账册文书,二是良心。”
王炌看了他一眼,拂袖而去。
堂内只剩林昭与书吏。书吏低头记录完毕,轻声问:“大人,是否要召幕僚商议对策?”
林昭望着王炌离去的方向,缓缓道:“不必。他要的是证据,不是辩解。我们只要确保——每一页纸,都经得起火烤水浸。”
喜欢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