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凉如水,皎洁的月光洒落在独栋小院的青石板上。
林天深吸一口气,双手握住庭院门口一只石鼓的下沿。
这对石鼓每只重达三百六十斤,平日里需要两名壮汉才能勉强搬动。
随着一声轻喝,林天惊讶地发现,原本沉重的石鼓此刻在她手中竟如同玩具一般轻巧。
她双手托起一只石鼓,轻松地走到另一只旁边,像摆弄积木似的将两只石鼓调换了位置。
月光下,少女纤细的手臂与沉重的石鼓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幕若是被旁人看见,定会惊掉下巴。
这便是筑基一重天的力量吗?林天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掌心处隐约有淡淡的光晕流转。
她想起仁光法师在《黄庭筑基诀》中的注解:筑基一重天可轻举三百斤,九重天圆满则能力扛万斤。
难怪传闻里都说修真者能移山填海、毁天灭地...林天喃喃自语,脑海中浮现出那些对修真境界的描述,“现在看来,这不仅没有夸张,反而可能有所保留。”
夜风拂过,带来远处终南山特有的松木清香。林天闭上眼睛,细细感受着身体的变化。
筑基成功后,不仅力量上发生巨大变化,她的五感也变得异常敏锐:能听见百米外树叶飘落的声响,能嗅到泥土中蚯蚓蠕动的气息,甚至能在黑暗中看清石鼓上每一道细微的纹路。
叮铃——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打断了林天的思绪。
“大半夜谁会发消息过来呢?”林天眉头微蹙地打开手机,发现是张教授发来的消息:小林,大墓发掘有新发现,明天记得早点过来。
林天秀眉皱的更深了。这段时间终南山大墓的发掘工作进展地很不顺利,因为除了她以外,其他队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症,现在所里已经严重人手不足。
看来因为最近开始修炼,所以体质得到了改变。林天若有所思地收起手机。
新一周的考古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在林天废寝忘食的加班下,每个阶段都在有序推进着。
转眼来到周末,林天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继续修炼,而是前往阿育王寺赴约。
记得上次分别时,仁光曾说:若施主能在三个月内筑基成功,还请再来寺中一叙。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林天已经站在了阿育王寺的山门前。
与上次不同,这次她一靠近寺庙,就感受到了异样的能量波动——整座寺庙被一个若隐若现的光罩笼罩着,将尘世的喧嚣隔绝在外。
原来这才是古寺的真面目...林天惊叹不已。
她尝试用筑基后的灵识探察,发现那光罩竟是由无数细小的金色梵文构成,而这些能量的源头,似乎正是来自舍利殿方向。
阿弥陀佛,施主竟然提前两月而至。熟悉的声音传来,林天回头看见仁光法师的那位年迈弟子正站在石阶上。
师父,别来无恙。林天恭敬地行礼,弟子侥幸筑基成功,特来拜见仁光法师。
老僧微微颔首:师尊已在舍利殿等候多时。”
“师父,这寺外光罩是?”清幽的寺院小路上,林天好奇的问道。
施主说的是这护寺大阵?老僧指向寺庙上空的光罩,“这是来自佛祖的庇佑。”
这些灵力能量...是来自佛祖舍利?
施主慧眼如炬。老僧赞叹道,这枚头骨舍利确实是我寺镇寺之宝。它不仅维持着护寺大阵,更能为修行者提供稀薄的灵气。
说到这里,老僧的眼中闪过一丝忧色,可惜由于没有补充,这百年来,舍利的灵气正在逐渐衰减...
林天默然。在这个灵气枯竭的时代,任何蕴含灵力的宝物都堪称无价之宝,但也都是消耗品不可再生。
她不禁想起父亲留下的那些丹药,若非有这些助力,她也不可能这么快就筑基成功。
施主请随我来。跟随老僧穿过幽静的回廊,在舍利殿前他停下脚步道,师尊就在殿内,老衲就不进去了。
他双手合十,郑重地补充道:临别前,老衲有一言相赠——修行之路,贵在持心守正。施主天资过人,更应以为己任。
林天深深鞠躬:弟子谨记师父教诲。
推开厚重的殿门,林天看见仁光法师正背对着大门,仰望着供奉在佛龛中的舍利。
阿弥陀佛,林施主来得比老衲预想的要早许多啊。法师转过身来,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与上次见面时相比,林天注意到法师的气色似乎更好了,眼中神光内敛,周身隐约有灵气流转。
仁光法师手持念珠,注视着林天,片刻后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在灵气充盈的上古时期,百日筑基向来是衡量天资的标尺。而在这灵气枯竭的末法时代,你竟能在身中剧毒的情况下,仅用月余便完成筑基...老和尚长叹一声,若生在修真盛世,必是位惊才绝艳之辈啊!可惜、可悲、可叹,当真是生不逢时啊!
林天恭敬地行了一礼,从怀中取出一个玉瓶:法师过誉了。若非您赠予的《黄庭筑基诀》与详尽批注,再加上先父留下的筑基丹药,弟子断不可能有此进境。
仁光法师接过玉瓶,指尖泛起淡淡金光,轻触其中一枚丹药。
“确是筑基丹无疑。”他闭目凝神片刻,旋即眉头微蹙缓缓道,不过令尊当年曾言,此丹缺少一味主药月华草,虽仍具筑基之效...
喜欢女帝纪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女帝纪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