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骁把模型扔进抽屉,手机又震了一下。
这次没有图片,只有一行字:**你写的每一个字,都是我的实验报告。**
他盯着屏幕看了两秒,直接起身往外走。
程小满在后面喊他,声音被走廊的风吞了大半。
警局地下数据室的门在零点十七分打开。
周默坐在操作台前,手里捏着一张打印纸,脸色比显示器还冷。
“来了。”他说,没抬头。
林骁站在门口,护腕蹭着门框边缘,发出轻微摩擦声。
“刚收到法医那边的补充报告。”周默把纸推过来,“陈默死前最后一通电话,打给了‘谜影先生’。”
林骁接过纸。
通话记录显示时间是案发当晚23:41,号码归属地为江城本地基站,通话时长三分十四秒。
“技术科还原了他手机里的缓存数据。”周默敲了下键盘,屏幕上跳出一段语音波形,“虽然录音被删了,但系统恢复出几个关键词——‘完美犯罪’、‘第四种可能’、‘你早就看穿了’。”
林骁喉咙动了下。
这几个词,是他上个月在小说《密室回响》第三章里写的原话。
“不是巧合。”周默看着他,“我们查了你的出版合同和首发平台后台。有人用你的名义,在海外论坛开了个直播频道,标题叫《金库消失案的第四种可能》。”
林骁走近屏幕。
直播间画面静止在一本书的封面——正是他去年出版的《推理笔记》。
右下角显示在线人数:8,742人。
评论区滚动刷着:“主播真敢说”“警方到现在都没发现这个漏洞”“等后续拆解”。
“开播时间是今晚18:10。”周默说,“就在你断开炸弹模型主板三分钟后。”
林骁猛地想起那条匿名私信。
α-System发来的监控画面。
他们不是在观察他。
他们在替他发言。
“账号认证信息呢?”他问。
“绑的是你出版社预留的邮箱。”周默调出后台截图,“二次验证通过了你的手机号,IP地址跳转过七个节点,最后落在境外服务器。”
林骁手指收紧。
那个号码,只有三个人知道。
他爸,程小满,还有……
“我们检查了你最近签收的所有快递。”周默打断他的思路,“今天下午送到学校的那个炸弹模型,发货人填的是‘谜影先生’。”
空气一下子沉下来。
林骁转身走到资料架前,抽出一本《推理笔记》。
这是他高二时出的第一本书,销量一般,但被省图收录了。
他翻到扉页,准备签名的位置,赫然写着一行字:
向最懂完美犯罪的作家致敬。——陈默
笔迹和密室画家遗书上的完全一致。
“这本书是你母亲住院期间买的。”周默低声说,“购书发票在她床头柜抽屉里找到的。日期是三个月前。”
林骁呼吸一滞。
他记得那天。
妈妈靠在床上,手里拿着这本封面泛黄的书,笑着说:“我儿子写的,我都买了。”
可这本书……根本没送进病房。
“技术科比对过了。”周默指着电脑,“陈默书房有全套你的作品,每本都写了批注。其中六处分析角度,和你未发表的手稿内容重合。”
林骁脑子嗡了一声。
他没对外公开过手稿。
连程小满都没看过全本。
“还有一个事。”周默打开新窗口,“今晚直播开始后十分钟,有人从你母亲主治医生的电脑上传了一份病历扫描件,标题是‘Subject_LinYao_Mental_Profile’。”
林骁拳头砸在桌上。
“谁允许他们碰我家人?”
“目前无法溯源。”周默摇头,“但可以确定,对方知道你是谁,也知道怎么让你暴露。”
林骁低头看着手中的书。
陈默写下的那句话像刀刻进去的。
“最懂完美犯罪”——这不是夸奖。
是邀请函。
他忽然想到什么。
“金库案发生当天,你说清洁工换班时间是上午九点二十。”
“没错。”
“但我小说里提过这个细节。”林骁抬头,“在一篇没发布的番外里。”
周默眼神变了。
“也就是说,作案计划……是从你的文字里抄的?”
两人同时沉默。
林骁拉开外套口袋,摸出随身带的笔记本。
翻开最新一页,上面记着三条线索:
1. 灰衣男出现在球场边(与银行劫案有关)
2. 周默袖口有金丝眼镜链(和三轮车旁工人相同)
3. α-System使用十二秒时差(与SD卡代码吻合)
他盯着第二条看了很久。
然后问:“你今天见我之前,去过哪儿?”
周默皱眉:“办公室待了一整天。中间出去一趟,去陈默家取物证。”
“谁陪你去的?”
“没人。这种级别调查不需要报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