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了秦氏,又施恩于几个底层管事,沈清辞在靖王府内,算是初步撕开了一道口子。但这还远远不够。秦氏不过是个跳得高、却没多少真根基的马前卒,真正的积弊,往往藏在那些看似滴水不漏的旧例和陈规之下。
“玉珠,去请账房的赵妈妈过来一趟。”沈清辞搁下手中的书卷,声音平静无波,“便说本妃初来,想熟悉一下府中往年的账务收支,请她带些旧账册过来,为本妃讲解一二。”
“是,小姐。”玉珠领命而去,脚步都比往日轻快了几分,带着一股子扬眉吐气的劲儿。
然而,不过一炷香的功夫,玉珠便独自回来了,身后跟着一个面生的小丫鬟,怀里抱着一摞半旧不新的蓝皮账册,那账册堆得老高,几乎遮住了小丫鬟的半张脸。
“小姐,”玉珠语气带着愤懑,“那赵妈妈推说昨日照顾孙儿,染了风寒,起不来身,怕过了病气给娘娘。只打发了这么个小丫头,送了这些陈年旧账过来。”她指着那摞账册,“说是近三年的总账和细目,请娘娘先看着,若有不明,等她病好了再来回话。”
沈清辞闻言,眉梢都未曾动一下。称病?意料之中。这赵妈妈掌管账房多年,是周嬷嬷的左膀右臂,更是这王府钱袋子的实际把持者,岂会轻易就范?送来旧账,既是敷衍,也未尝不是一种试探,看你一个深闺妇人,能看出什么门道。
“无妨,放下吧。”沈清辞语气淡然,示意那小丫鬟将账册放在旁边的黄花梨木大书案上。
小丫鬟如蒙大赦,放下账册,行了个礼便匆匆退下,仿佛多待一刻都会惹上麻烦。
玉珠看着那几乎堆成小山的账册,愁道:“小姐,这么多,字又密,看得人眼晕,那老虔婆分明是故意为难!”
沈清辞走到书案前,随手拿起最上面一本,翻开。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记录着某年某月的各项开支,米面粮油、绸缎布匹、人情往来……条目清晰,格式规整,乍一看,确实滴水不漏。
“无妨,本妃自有计较。”她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在心中默念:“诸位,‘会计师’、‘审计狗’们,该你们上场了。”
脑海中,光屏瞬间亮起,弹幕如同打了鸡血般沸腾起来:
【来了来了!终于等到查账环节!】
【专业对口!主播快翻页,让我看看古代的账本长啥样!】
【这字写得挺工整啊,不过记账方式好像挺原始的。】
【人力资源大师:预料之中的抵抗。主播沉住气,这正是深入了解财务状况的好机会。】
沈清辞凝神静气,一页页缓缓翻动账册。她的目光看似随意扫过,实则将每一页的内容都清晰地“投射”到直播间中。同时,她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也开始飞速运转,将关键数据刻印在脑海。
起初,账目看起来并无太大问题。但随着翻阅的深入,在直播间一众具备现代财务知识和审计经验的观众火眼金睛下,那些被精心掩盖的蛛丝马迹,开始无所遁形。
【等等!主播往回翻两页!对,就这里!上个月初五,采购上等松烟墨二十锭,支出二十两;同月二十,又采购松烟墨二十锭,支出二十两?用量这么大?而且价格固定得有点离谱啊,市场波动都不考虑的吗?】
【标记一处:疑似重复支出。】
【还有这个,看看绸缎采购。江南云锦,市价顶天十五两一匹,这账上记录采购十匹,花费二百两?平均二十两一匹?这采购吃回扣吃得也太狠了吧!】
【标记二处:采购价格虚高,远超市场价。】
【“人情往来”这个科目就是个筐啊!你看,几乎每月都有几笔,对象含糊,什么“城南李府”、“旧识周掌柜”,金额三五十两不等,无具体事由。这简直是最好的小金库来源!】
【标记三处:模糊支出,用途不明,存在挪用公款嫌疑。】
【快看年末这笔!“修缮听雨阁”,支出五百两!听雨阁不是个偏僻小园子吗?什么修缮要五百两?都快赶上重建了!而且后面附的物料清单,数量和品类对不上总价,明显是凑数的!】
【标记四处:项目支出夸大,账实不符。】
一条条弹幕,如同最精准的探针,刺破那层看似完美的伪装,将内里的脓疮暴露出来。玉珠在一旁,只看到自家小姐神色平静地翻着账册,偶尔提笔在旁边的纸上记下几个数字或名称,却不知这平静的表面下,正在进行着一场怎样惊心动魄的“隔世审计”。
沈清辞的心,渐渐沉了下去。她知道账房有问题,却没想到问题如此之多,如此触目惊心!这还只是粗略翻阅,若是细查,不知还能挖出多少蛀虫。这些蠹虫,正一点点啃噬着靖王府的根基。
“人力资源大师”的弹幕再次置顶:【贪腐是表象,根源在于制度缺失,给了他们太大的操作空间。单纯查处个别人,治标不治本。主播,现在是时候考虑建立新规了。比如,采购需多方比价,引入竞争;大额支出需多层审批;建立定期盘库制度,做到账实相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