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听了柳叶的问话,见除了柳叶外,其余的几个小丫头也一脸的懵懂,就只得让她们将所有的箱子打开,一件件告诉她们。
孟津从装碗的箱子里,拿出一个白底粉彩用金漆描绘着祥云纹的碗儿,对几人道:“这碗是白底的,上的釉是浅淡的粉色,就叫白地粉彩,祥云是用金漆描的,于是就叫白地粉彩描金祥云碗。”又从另一个箱子里抓起一大把两头包银的黑木筷子,“这筷子是用乌木做的,两头包了银皮,银皮上錾刻了祥云纹,就叫包银头錾刻祥云乌木筷,懂了吗?”
孟津看向几人,几人都有些懵懂,柳叶想了想,略显迟疑的点了点头,从一旁拿起一个天青色描银纹的碟子,对孟津道:“孟姐姐,那这碟子是不是叫描银缠枝纹青瓷小圆盘?”
孟津微微挑眉:“差不多,这是银绘缠枝青瓷小菜盘。”
“哦,我懂了,是以工艺花纹颜色材质作用来命名的?孟姐姐,不知我理解得对不对?”柳叶客气的询问。
孟津点点头,夸道:“你这小丫头倒是聪明,是这样命名的。我说名儿,你试一试能不能找出相应的东西来。”
“好。”柳叶乖巧的应道。
“白地多彩双环龙凤纹的敛口盘。”孟津瞧了瞧箱子,拣了中间箱子最上面放着的盘子考柳叶。
柳叶双眼扫视地上堆放着的箱子,白地就是白底的,多彩就是釉色比较多的,双环不知道啥意思,但龙凤纹很好理解,那就是多彩釉色的龙凤图案,敛口盘就说明盘子口应该是向内收缩的,她看了一圈,在身前第二口箱子那里,瞧见白底描着龙凤的一个盘子,就上前拿起那盘子,仔细看了看。
这盘子的口儿微微的往内收,用青红黄三色描绘了简单的龙凤纹,内里一圈小的龙凤纹,外边一圈大的龙凤纹,想来这就是双环了。柳叶举着盘子,询问孟津:“孟姐姐,这个盘子可对?”
孟津点点头:“对了。”
柳叶缓缓吐出一口气,这些器具的命名听起复杂,但是找到规律也还算简单。
孟津见柳叶懂了,又看向其他五个小丫头:“你们可听懂了?”
有人点头,有人摇头,有的懵懂,孟津也不管她们懂没懂,带着柳叶从这些装器具的箱子里各拿出一样来打样,对柳叶道:“上等席六桌,盛放干点心的碟子三对,每位客人甜盅一个,一桌便要八个,冷菜的碟子两对,热菜的碟子三对,汤碗儿一对,鱼碟一对,蒸菜碗两对,鲜果碟子一对,干果碟子一对,再加上用餐的碗筷八副。”
孟津一边说,一边拿出对应的器具,柳叶就在心里算数量,点心碟子三十六个,碗筷、甜盅各四十八,热菜碟子三十六,汤碗儿、鱼碟、干果碟、鲜果碟各十二,冷菜碟子、蒸菜碗各二十四。
孟津道:“好了,你们先清点上等席面所需要的器具,清点出来回我一声,我点了数之后,你们再清洗一遍。”
柳叶应声,孟津就离开了。
等孟津离开后,柳叶就对几人道:“各位姐姐,一共十种器具,大家一人负责两样,姐姐们可会算数、数数?”
几个小丫头对视一眼,其中一个年长的道:“以十为量,到百的数我们还是会数的。”
“那好,咱们就分配一下个人要清点的数,先说清点碗筷跟汤碗的,哪位姐姐负责?”柳叶询问道,因为碗筷跟甜盅的数量最多,因此柳叶特意将它们分开。
“我来吧。”刚才说话的那个年长的丫头道。
“那就劳烦姐姐清点碗筷与汤碗儿,本来碗筷应该是六十四副,汤碗儿十二个,但宴席上哪位客人不小心跌了碗,上菜的时候,哪个小丫头不小心磕了碗,总得要个备用的,现找肯定是来不及的,因此我们一样器具多备两个,碗筷就是六十六副,汤碗十四个。”柳叶算了算数量,想了想,还是多备出两套来备用。毕竟谁家坐席,都不会卡着数来,总会临时增加或者是减少那么几个。
那丫头应了,就去清点她要负责的东西来。
柳叶就又给其他几个丫头分了清点的东西,告知她们要清点出来的东西数量,然后就回去拿了自己的萝卜跟刻刀来,就在廊下雕刻萝卜花。她是给这几个人找活儿干,又不是给自己找活干,因此只需要做个监工就好。
柳叶在廊下练习雕刻,里面的人小声的说着话,有两个小丫头抱怨厨房里的人不好相处,其中一个人轻咳一声,朝门外努努嘴:“外边还有个耳朵呢。”
“不妨事儿,她是兰草的妹子,年纪又小,不像其他人那么刁钻。”
“还是谨慎点好。”
一时间屋里又静了下来,只听得见碗碟轻轻碰撞的声音。
里边的人做活还是麻利,柳叶雕刻了两个萝卜段儿,就有人来找柳叶:“柳叶妹妹,我们清点好了。”
“好,我看看,先点点数儿,再去找孟姐姐,免得漏了缺了挨几句嘴。”柳叶将刻刀捏在手里,将萝卜放在窗台上,跟着人进去点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