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崆峒山区域,蒙毅一路向西,正式进入了陇西郡,更偏远的地带。这里已是秦帝国实际控制力的边缘,山势渐缓,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愈发明显,沟壑纵横,风沙渐起。
他依旧保持着那副病弱书生的伪装,混迹于偶尔遇到的商队、流民之中,默默收集着信息。此时,楚汉相争已近尾声,刘邦逐渐占据优势,但远离中原的陇西之地,更多的是地方豪强割据和盗匪横行,民生凋敝。
这一日,他沿着一条古老的、被车辙和蹄印,深深烙印的大道前行。这条道,便是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的东段雏形之一,虽然此时贸易规模,远不如后世,但依旧有胆大的商队,往返于中原与西域之间,贩卖丝绸、瓷器、茶叶,换回玉石、皮毛、良马。
身后传来清脆的驼铃声,和嘈杂的人声。一支规模不小的商队,缓缓行来,约有数十峰骆驼,上百匹驮马,护卫佣兵也有数十人,衣着混杂,显然是一支由多家商号联合组成的队伍,以应对路途风险。
蒙毅让到道旁,低头咳嗽几声,显得更加弱不禁风。商队中一个看似头领的老者,骑着匹瘦马,看到形单影只的蒙毅,放缓了速度。
“这位书生,怎的独自一人,在此荒凉之地行走?如今世道不太平啊。”老者须发皆白,面容沧桑,但眼神精明,带着久经风霜的沉稳。
蒙毅拱手,声音刻意带上一丝沙哑:“多谢老丈关心。小生乃凉州人士,欲往敦煌投亲,奈何途中遭遇马匪,盘缠尽失,仆从散尽,只得独自前行。”他早已编好了说辞。
老者打量了他几眼,见他虽然面色不佳,但眼神清澈,举止有度,不似奸恶之徒,便叹了口气:“敦煌?路途还远着呢。此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盗匪、狼群且不说,最近还有些…不干净的东西传闻。书生若不嫌弃,可随我商队同行一段,至少安全些,只需帮忙做些记账誊写的杂活即可。”
蒙毅正需深入了解西域情况,此乃良机,便故作感激道:“如此,多谢老丈收留!小生蒙毅,略通文墨,愿效微劳。”
老者笑道:“老夫姓孙,行商之人,大家都叫我孙老倌。蒙书生便跟着队伍吧,会给你腾匹驮马代步。”
加入商队后,蒙毅谨言慎行,很快利用出色的记忆力,帮孙老倌理清了几笔糊涂账,赢得了好感。闲暇时,他便与商队里走南闯北的伙计、见多识广的向导、甚至那些沉默寡言的佣兵攀谈,如同海绵吸水般收集着信息。
从他们口中,他得知西域目前的情况,同样混乱。匈奴势力强大,控制着北方草原和西域大部分地区;月氏、乌孙等民族割据一方;还有一些神秘的绿洲小国,如楼兰、精绝等,传说有种种异处。商队行走,不仅要打点各方势力,更要小心沙暴、流沙、以及…一些无法用常理解释的诡异事件。
一个曾在敦煌服役多年的老佣兵,喝着劣质的酒,压低声音对蒙毅说:“书生,你是读书人,可能不信。这西边啊,邪门得很!有些古战场,晚上能听到鬼哭,看到鬼火;有些沙海深处,藏着吃人的怪物;还有些地方,走着走着人就疯了,说自己看到了仙宫…嘿,我看是妖宫还差不多!特别是最近一两年,这种邪门事儿好像越来越多了…”
另一个向导则提到:“听说有些穿着黑衣服、神神秘秘的人,也在往西边跑,好像在找什么东西…出手阔绰,但感觉阴森森的,不像好人。”
黑衣服?蒙毅心中一动,莫非是黑煞教?他们的触角,果然伸到了西域。
孙老倌也证实了这一点:“确实有些生面孔,在西域活动,不像商旅,也不像寻宝客。有些小部落,一夜之间莫名其妙消失了,只剩下一片死寂…官府管不了,也没法管。这世道,唉…”
蒙毅默默将这些信息记下。末法时代,灵机紊乱,沉滓泛起,牛鬼蛇神皆现。西行之路,看来远比想象中复杂。黑煞教的目标,似乎不仅仅是搜寻古物,他们的行为,更透着一股血腥和邪异。
驼铃声声,夕阳将商队的影子,拉得很长。蒙毅骑在驮马上,望着远方,被落日染成金红色的、一望无际的荒原,目光深邃。
这条古老的商道,不仅连接着东西方的货物,似乎也隐藏着更深的秘密。
(悬念:商队会遇到什么危险?黑煞教在西域究竟有何图谋?)
喜欢天道好长生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天道好长生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