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地处长江中游,河湖纵横,地形复杂,侦察兵们要么靠步行,要么靠骑马。步行速度太慢,往往要几天才能把情报传回来;骑马虽然快,但很多地方河道密布,马匹难以通行,而且容易暴露目标,被敌军发现。
“夏侯渊!”曹操转过身,对着台下喊道。
“末将在!”夏侯渊立刻从将领队列中走出,躬身行礼。夏侯渊是曹操的族弟,以勇猛善战、行军速度快闻名,军中人称“白地将军”,负责魏军的侦察和先锋部队。
曹操指着地图上的赤壁一带,语气严肃地问道:“你派去侦察孙刘联军动向的侦察兵,什么时候能回来?朕已经等了三天了,再得不到准确情报,怎么制定作战计划?”
夏侯渊面露难色,无奈地说道:“主公,不是末将办事不力,实在是荆州这地方太难走了。长江沿岸多沼泽,马匹根本过不去,侦察兵们只能步行,遇到河流还要找船摆渡,速度实在慢得很。而且孙刘联军在江边布了很多岗哨,侦察兵们还要小心翼翼地躲避,能活着回来就不错了,更别说及时传递情报了。”
曹操叹了口气,他也知道夏侯渊说得是实话,但作为主帅,他必须掌握敌军的动向。如果不能及时了解孙刘联军的兵力部署、粮草情况和作战计划,贸然进军,很可能会吃大亏。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曹操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虑,“孙刘联军肯定也在侦察我们的动向,要是他们比我们先掌握情报,后果不堪设想!”
夏侯渊摇了摇头:“末将已经加派了人手,还让侦察兵们换上了平民的衣服,尽量隐蔽行踪,但速度还是提不上来。除非能有什么轻便的代步工具,能在沼泽和狭窄的道路上快速移动,还不容易被发现。”
就在这时,天空突然亮起一道柔和的金光,紧接着,一片巨大的光幕在军营上空展开,将整个军营都笼罩在其中。士兵们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抬头仰望光幕,脸上满是震惊和敬畏——他们虽然听说过天幕能传递仙人的智慧,却从未亲眼见过。
曹操也愣住了,他快步走下高台,来到光幕前,目光紧紧盯着光幕中的画面。光幕里,一个陌生的男子(许辰)正站在一块黑色的板子上,在一条狭窄的巷子里自由移动。那板子没有轮子(从画面上看不太明显),男子既不用蹬也不用推,只是微微调整身体重心,板子就跟着他的心意转弯、加速,速度比走路快不少,还特别平稳。
“那是什么?”曹操指着光幕,声音都有些颤抖,“那男子站在的板子是什么东西?怎么不用外力就能自己移动?”
光幕里,许辰的声音传来:“这是现代的平衡车,靠身体重心控制方向和速度。身体往前倾,车子就加速;身体往后仰,车子就减速;左右倾斜身体,车子就能转弯。它轻便灵活,重量只有十几斤,一个人就能轻松携带,充一次电就能跑二十多公里,特别适合短途代步和在复杂地形中移动。”
许辰特意操控平衡车,在巷子里穿梭,避开行人,还演示了如何上下台阶(虽然有点吃力,但确实能做到):“你们看,就算在狭窄的巷子、崎岖的小路,甚至是有台阶的地方,它都能通行。如果把它用在军事侦察上,侦察兵们就能带着它,在复杂的地形中快速移动,及时传递情报,还不容易被敌人发现,堪称‘神速探子’的绝佳装备!”
“靠身体重心控制?轻便灵活?适合复杂地形?”曹操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猛地转身对夏侯渊说:“夏侯渊,你听到了吗?仙人说这平衡车靠身体重心就能控制,轻便灵活,还能在复杂地形中移动!咱们的侦察兵要是有了这东西,还怕在荆州的沼泽地里走不快吗?还怕情报传递不及时吗?”
夏侯渊也激动地走上前,盯着光幕仔细看:“主公,这平衡车真是太神奇了!您看它体积小,重量轻,侦察兵们可以随身携带,遇到平坦的路就站上去滑行,遇到难走的路就扛着走,一点都不耽误事!而且它速度比走路快,还不用骑马,不容易暴露目标,简直是为侦察兵量身定做的!”
旁边的谋士郭嘉也凑过来说:“主公,仙人说得对,这平衡车在军事上的价值太大了!有了它,我们的侦察兵就能比孙刘联军的侦察兵更快地获取情报,我们就能提前掌握敌军的动向,制定出更周密的作战计划。这对即将到来的赤壁之战,可是至关重要啊!”
曹操越听越兴奋,他指着光幕中许辰操控平衡车的画面,对身边的亲兵说:“快!把军中最好的工匠都叫来!让他们立刻来看这仙人传授的平衡车,朕要他们在五天之内仿制出来!要是成功了,重重有赏!”
亲兵不敢耽误,立刻转身跑向军营的工匠营,去传唤工匠们。曹操则继续盯着光幕,看着许辰轻松地操控平衡车在巷子里穿梭,心中越发笃定:这平衡车,绝对是解决魏军侦察兵移动速度慢、情报传递不及时的关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