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幕里还闪过几个画面——少年轻松地完成双摇动作,脸上丝毫没有疲惫的表情;对比之下,羽林军的士兵们在跑步时气喘吁吁,在射箭时手忙脚乱,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这绳子竟然能跳两次?”刘彻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惊讶。他盯着光幕里少年的动作,眼睛越睁越大——这不就是他一直在寻找的“高效训练方法”吗?!既能锻炼士兵的体力,又能提升他们的反应力,而且还不需要复杂的装备,只要一根绳子就行!
旁边的校尉也看呆了,小声说:“陛下,这……这方法也太神奇了!要是咱们的士兵也能练会这个,以后对付匈奴人,肯定能更灵活!”
刘彻点点头,语气里带着一丝兴奋:“没错!这‘双摇’技巧,简直是为我羽林军量身定做的!你看那少年,跳得又快又稳,显然是练了很久,要是咱们的士兵也能达到这个水平,弹跳力和耐力肯定能提升一大截,到时候对付匈奴的骑兵,也能更有优势!”
他立刻对校尉说:“快!让所有士兵都过来,仔细看光幕里的动作,把这‘双摇’的技巧记下来!从今天开始,羽林军的训练里,必须加上‘双摇功’,谁要是能在一个月内练会连续跳十个,朕就赏他十两银子!”
校尉连忙应道:“是!末将这就去传令!”说着,他跑下高台,大声喊道:“所有士兵听令!立刻集合,仔细观看天幕里的‘双摇功’,谁要是敢走神,军法处置!”
士兵们纷纷围了过来,眼睛紧紧盯着光幕里少年的动作。有的士兵还下意识地模仿着少年的姿势,抬起脚,想象着手里拿着绳子,试着跳了几下,结果刚跳起来就差点绊倒自己,引得周围的士兵哈哈大笑。
“别笑!”校尉厉声喝道,“谁要是能先练会,陛下有赏!都给我仔细看,把动作记清楚了!”
士兵们立刻安静下来,认真地看着光幕里的动作。光幕里,许辰还在讲解双摇的技巧:“想要学会双摇,最重要的是掌握节奏,跳的时候脚要轻轻点地,手腕要快速发力,让绳子快速旋转,这样才能在跳一次的时间里,让绳子穿过两次脚下……”
刘彻也凑到光幕前,仔细看着少年的动作,嘴里还小声嘀咕:“脚轻轻点地,手腕快速发力……原来如此,这不仅需要体力,还需要技巧啊!”他甚至还下意识地抬起脚,试着跳了一下,虽然没有绳子,但也能感觉到动作的要领。
没过多久,光幕消失了。刘彻立刻对校尉说:“快!让人找工匠做一批绳子,就按照天幕里的样子,要结实耐用,适合士兵训练!从明天开始,每天早上加练一个时辰的‘双摇功’,朕会亲自来检查!”
校尉连忙应道:“是!末将这就去办!”
第二天一早,羽林军营的训练场上就出现了奇怪的景象——士兵们手里拿着一根根粗麻绳,在空地上练习“双摇功”。有的士兵还没掌握要领,跳一次绳子只能穿过一次脚下,急得满头大汗;有的士兵稍微找到了点感觉,能连续跳两三个,脸上露出了兴奋的表情。
刘彻也来到了训练场上,看着士兵们的训练,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走到一个能连续跳五个的士兵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错!继续努力,要是能连续跳十个,朕说话算话,赏你十两银子!”
士兵激动地跪倒在地:“谢陛下!末将一定努力练习!”
在刘彻的鼓励和奖励下,羽林军的士兵们练习“双摇功”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有的士兵甚至在休息时间也拿着绳子练习,军营里到处都是绳子旋转的“呼呼”声和士兵们的欢呼声。
一个月后,羽林军的士兵们大多都能连续跳十个以上的双摇,有的甚至能连续跳五十多个。更重要的是,通过练习双摇,士兵们的弹跳力和耐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以前跑五圈就气喘吁吁的士兵,现在跑八圈也面不改色;以前射箭时手会发抖的士兵,现在能稳稳地射中靶心。
刘彻看着士兵们的变化,心里非常高兴。他特意组织了一场“双摇比赛”,让士兵们比试谁能连续跳的次数最多。最终,一个叫李广利的士兵以连续跳一百二十个的成绩夺冠,刘彻不仅赏了他一百两银子,还提拔他当了校尉。
“陛下,自从练了‘双摇功’,士兵们的战斗力提升了不少,现在咱们羽林军,就算是遇到匈奴的骑兵,也有信心跟他们一战!”校尉兴奋地对刘彻说。
刘彻点点头,语气里带着一丝自豪:“没错!这‘双摇功’,真是天幕赐给我们的‘练兵神器’!以后,不仅羽林军要练,全国各地的军队都要练,让我大汉的士兵,个个都成为‘飞毛腿’,让匈奴人再也不敢侵犯我大汉的边境!”
消息传到匈奴后,匈奴的单于听说汉朝的士兵都在练一种“能让绳子跳两次”的技巧,而且战斗力提升了不少,心里也有些害怕,连忙下令,暂时停止对汉朝边境的骚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