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长叹一声,深感无力。这看不见的战争,比真刀真枪更难应付。
建业,吴侯府。
孙权看着周瑜递上的一真一假两张“楚元通宝”,真钞精美绝伦,荧光暗记俱全;假钞粗糙模糊,一搓就破。他苦笑道:“公瑾,看来仿制之路,行不通啊。”
周瑜剑眉紧锁:“主公,楚钞借商货之利,已渐成江东大宗贸易结算之惯。尤其海盐一项,几乎被楚商垄断,我水师将士、百姓日用,皆赖其供给。若强行断绝,恐生内乱。为今之计,唯有加快我江东自身海盐生产,同时……设法开辟新的贸易路线,减少对楚依赖。”
鲁肃补充道:“或可尝试与刘备、曹操协商,建立三国间的易货贸易体系,绕过楚钞。”
然而,谈何容易?楚国掌控的,是盐、铁、茶、琉璃等生活与战略必需品,具有不可替代性。
长安,汉中王府。
刘备与诸葛亮对坐,案上同样摆着楚钞和一份清单。
“孔明,楚钞流通日广,虽便利商旅,然长此以往,府库金银外流,恐非善策。”刘备忧心忡忡。
诸葛亮羽扇轻摇,目光深邃:“主公所虑极是。然,我汉中、关中,地瘠民贫,需楚之盐铁以安民,需楚之药材以疗伤,更需通过贸易获取财富以养军。完全拒用楚钞,无异自断臂膀。亮之意,可有限度使用,严控规模。同时,鼓励境内桑麻、矿冶,力求自给。待我稳固关中,西通羌氐,或可另辟财源。”
但诸葛亮心中清楚,这需要时间,而时间,并不站在他们这一边。楚国的经济渗透,如同温水煮蛙,正在一点点蚕食他们的根基。
一年多的金融博弈,楚元通宝凭借其技术壁垒、商品霸权和国家信用,已然站稳脚跟,并呈现出成为区域性“硬通货”的强势姿态。 它像一条无形的锁链,开始缠绕在曹、孙、刘三国的经济命脉上。虽然各方都在挣扎、抵制,但在巨大的现实利益和生存需求面前,这种抵抗显得苍白无力。
刘基站在昆明王宫的最高处,俯瞰着日渐繁华的都城,远方码头上,“破浪号”的姊妹舰正在建造。他知道,金融战的初步胜利,为楚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战略主动权。接下来的目标,将是利用这种经济优势,进一步推动科技发展(石油利用、航海技术),拉大与对手的差距,并在政治上,寻找分化瓦解、最终统一的契机。
喜欢华夏旌旗:全球俯首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华夏旌旗:全球俯首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