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蕴宁眸色渐冷。
她终于把这些线索拼接出完整的轮廓。
贝尔蒙特论文结论无法复现,科研方向也根本不成立,却足以误导其他研究者误以为问题出在自己实验环节或执行细节上,从而反复投入、不愿轻易否定。而阿克塞尔工业正是沿着这个“错误方向”进行了产品布局。
姜蕴宁重新拿起昨夜的资料,目光沉静地盯着公式,“他们在这里,把应力集中因子从1.6调到了1.1,这就相当于直接把寿命评估翻倍。”
她重新代入真实系数,整个疲劳曲线像断了的弦骤然下坠,断裂点提前了将近七成。
难怪复现不了。
这个模型压根就是立在虚假变量上的海市蜃楼。设计者却用它为阿克塞尔工业的高端传动部件背书——早期数据确实漂亮,但在长期高负荷运行中隐患巨大:疲劳寿命远低于应有标准,一旦超出临界点,系统将面临突发性结构失效,后果极其严重。
灯塔国的惯用伎俩——“先理论造势,后产品入市”策略,只不过披上了学术的外衣。
她不是没见识过资本对科技的操控,只是没想到,连这份看似纯粹的学术论文,也成了营销战的一部分。
现在,摆在她面前的问题很严峻,她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15岁少女,如何去撼动业界大佬?
但忽然,她想起了什么——她还有个牛逼的爷爷啊!
姜蕴宁收拾好资料,下楼时院子里正热闹。姜爸爸正站在台阶边上指挥着修树,姜妈妈戴着草帽、袖子挽得老高,手里拿着剪枝钳。
“爸爸,妈妈,我想回一趟老宅,去看望爷爷奶奶。”
两人闻言一愣。
姜妈妈先开口:“马上就吃午饭了,怎么突然想回去?”
“有些事情想不明白,想请爷爷指点一下。”
姜爸爸笑了笑,“问我也行啊,你爸年轻时候也是……”
姜蕴宁却抬起眼睛,认真说道:“有人借学术论文之名,行技术误导之实,试图通过篡改核心变量拖延研究进程甚至彻底偏离研究路径。这种事……您处理过吗?”
话音落地,院子里倏地安静了几秒。
姜爸爸脸上的笑容慢慢收了回去,第一次意识到,“听不懂人话”原来不是一句骂人的气话,而是字面上的意思。
他轻咳一声,抬手摸一下鼻头,“……行,让李叔送你过去吧。”
“谢谢爸。”
喜欢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