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实验室内的能量嗡鸣声如同潮水般缓缓退去。连接在陆沉身上的传感器指示灯逐一熄灭,那股试图钻入他意识深处的压迫感也逐渐消散。他站在原地,微微喘息,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冷汗,太阳穴依旧残留着针扎般的隐痛。强行用记忆碎片干扰共振过程,对精神力的消耗远超他的预期,仿佛刚刚进行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殊死搏斗。
观察平台的防护玻璃无声滑开,吴先生缓步走下,来到陆沉面前。他的脸上依旧挂着那副儒雅而难以捉摸的表情,但眼神深处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审视。
“数据采集完成了,虽然过程有些……波折。”吴先生的声音平稳,听不出喜怒,“你的意识频率比模型预测的更加……活跃,或者说,复杂。这很有趣。”
陆沉心中凛然,知道自己的小动作很可能已经被对方察觉,至少是引起了深深的怀疑。他强迫自己稳住呼吸,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疲惫与困惑:“抱歉,吴先生。我也不太清楚怎么回事,过程中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一些过去的琐事,难以完全集中精神。可能是之前处理时间异常留下的后遗症。”
他将异常归因于“后遗症”,这是一个合情合理且难以立刻证伪的解释。
吴先生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目光扫过旁边控制台上仍在快速滚动的数据流:“后遗症吗?或许吧。不过,这种‘复杂性’,对于我们要面对的‘时间核心’而言,未必是坏事。纯粹有时意味着脆弱,而复杂,可能蕴含着更强的适应性。”
他的话像是一种宽容,又像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试探。“委员会需要的是能够理解并驾驭复杂性的合作者,而不是简单的工具。回去好好休息,陆沉先生。初步分析报告出来后,我会第一时间与你分享。期待下一次,更深入的合作。”
没有立刻翻脸,也没有进一步的逼迫。这反而让陆沉更加警惕。吴先生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棋手,并不在意一兵一卒的得失,他的目光始终盯着整盘棋局的终局。
在两名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陆沉默默地离开了球形实验室,再次坐上那辆黑色的悬浮车,被送回了当初上车的坐标点。整个过程,他感觉自己像一件被检查完毕的物品,暂时被放回了储物架。
当脚踏上熟悉的地面,夜风拂过脸颊时,陆沉才真正松了一口气,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疲惫感。他没有停留,迅速绕了几条小路,确认没有跟踪后,才以最快速度返回“时光驿站”书店。
推开地下室的门,焦急等待的林薇和麦克立刻迎了上来。看到陆沉苍白的脸色和疲惫的神情,林薇的眼圈瞬间红了。
“你怎么样?”她扶住陆沉的手臂,声音带着哽咽。
“我没事,只是有点累。”陆沉摇摇头,目光急切地看向控制台,“你们那边……成功了吗?”
“成功了!”麦克抢着回答,语气兴奋,“薇小姐太厉害了!参数都拿到了!那个什么‘原点基准’模型已经建好了!”
林薇点点头,努力平复情绪,将陆沉扶到椅子上坐下,然后快速将意识投射的经历和获取的关键信息,特别是关于“包容度参数Δτ”的重要性,讲述了一遍。当提到遇见年轻的陆沉时,她的声音微微颤抖,但刻意略过了自己当时强烈的情感波动。
陆沉静静地听着,当听到“原点基准”蕴含的“修复与平衡”理念,以及它与“委员会”“覆盖与控制”目标的根本对立时,他疲惫的眼中重新焕发出光彩。这无疑是对抗“时间核心”的理论基石。
然而,就在他们为初步成功感到一丝振奋时,林薇却微微蹙起了眉头,有些不确定地开口:“但是……陆沉,你有没有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太一样了?”
陆沉一怔,仔细感受了一下。刚才因为精神疲惫和专注于情报,他没有留意。此刻经林薇提醒,他忽然察觉到一丝微妙的异样感。不是明显的改变,而是一种……氛围上的细微差别。
“你指的是什么?”他问道。
林薇努力组织着语言:“我也说不好……就是一种感觉。比如,我记得我们之前讨论时,我放在那边桌子上的笔,笔帽是蓝色的。但现在……它好像是黑色的?”她指向角落的一张工作台。
陆沉和麦克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那支普普通通的中性笔,静静地躺在那里,笔帽确实是黑色的。
“薇小姐,你记错了吧?那支笔一直是黑色的啊。”麦克挠了挠头说道。
林薇的脸色却微微发白:“不,我确定我之前看到的是蓝色……还有,麦克,你左边眉毛上方那道小疤痕,是不是……变淡了一点?我记得之前更明显一些。”
麦克下意识地摸了摸眉毛,一脸茫然:“有吗?我这疤都好多年了,没注意啊。”
陆沉的心猛地沉了下去。他站起身,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他们经常翻阅的城市地图册。他清楚地记得,这本册子最后一页的出版日期是“新历 74年3月”。但此刻,页码下方的日期却清晰地印着“新历 74年4月”。
一个月!出版日期凭空多了一个月!
这不是林薇的错觉!现实确实被改变了!虽然只是极其微小的细节——一支笔的颜色,一道疤痕的深浅,一本书的出版日期——但这些变化真实存在!
“是意识投射……”陆沉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难以置信,“薇,你回到过去,哪怕没有进行任何干预,仅仅是你的‘观察’行为本身,可能就像投入时间长河的一颗石子,引发了微小的‘涟漪’……改变了现实的某些概率,导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发生了变化。”
陈博士警告过的悖论风险,以这种看似微不足道、却又细思极恐的方式,显现了出来。
地下室里刚刚升起的一点喜悦,瞬间被一股寒意所取代。他们确实拿到了救命的钥匙,但使用这把钥匙的过程,已经开始扰动他们赖以生存的现实基础。
改变过去,即使再微小,也必然影响现在。而这,或许只是开始。
喜欢末日时钟:循环与永恒的史诗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末日时钟:循环与永恒的史诗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