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举目光平静地扫过玉盘中那五样流光溢彩的珍宝,并未急于表态。
镜玄察言观色,立刻上前一步,恭敬地逐一介绍:
“上真请看,此物名雷源镜晶。”
他指向一枚内部有紫色电蛇游走的透明晶石,“生于镜海雷渊,蕴一丝天罚雷意,于雷道修行者乃是无上辅佐,可助淬炼雷元,感悟雷霆生灭真意。”
接着,他捧起一团不断变幻形态的幽暗光球:“此乃魂映迷雾,产自镜海至阴之眼,能温养神魂,照见魂体瑕疵,更能模拟万千心魔幻境,助魂修砥砺道心。”
第三样是一株宛若水晶雕琢的稻穗,穗粒中似有青苗虚影生长凋零,循环不息:“此为刹那嘉禾,乃我族以镜光道韵培育的异种,一息一枯荣,内蕴时光流转下的草木生机奥秘,或可助上真印证农道玄机。”
第四件是一柄古朴的断刃,刃身黯淡,却散发着斩断一切的锐意:“破妄镜刃,虽残,然其锋锐曾斩破虚妄,直指本质,武人持之,可明心见性,斩去修行迷障。”
第五样宝物是一卷由光影交织而成的古老卦图,其上星轨流转,卦象生灭不定。镜玄恭敬托起:
“此乃星移镜卦,取镜海倒映周天星辰之精,辅以光阴碎片编织而成。卜者观之,可见未来万千可能随光阴流动而衍化,于瞬息间推演兆亿种命运轨迹,最善助人勘破迷障,明晰天机。”
介绍完毕,镜玄垂手恭立。
这五样珍宝,分明是投其所好,针对王举展露过的诸般道途挑选而出,其用心不可谓不深。
王举听完,面色依旧淡然,并未急于接受这份“歉意”,而是抬眼看向镜玄,问出了那个关键的问题:
“镜玄长老,贵族的诚意,王某感受到了。只是,王某心中尚有一惑未解。光阴之力,玄奥莫测……纵是仙神亦难轻易触及。不知贵族是凭借何等手段,竟能引动时光长河,回溯过往?”
镜玄闻言,面部镜面光华微闪,显是没料到王举会直接问及此等核心隐秘。
他略一迟疑,但想到对方“天命石胎”的身份,以及方才窥探时引动的恐怖异象,终究没敢隐瞒或推诿。
他深吸一口气,姿态愈发恭敬:“不敢欺瞒上真。我族之所以能触及光阴领域,倚仗的乃是一件天地奇物。”
“天地奇物,可否领某观之?”
镜玄闻言,镜面下的面容微微一滞。时镜乃是镜人族镇族至宝,等闲连长老都难得一见,更遑论向外人展示。
但眼前这位乃是“混沌石胎”,身负天命,若是不允,恐生祸端。
他略作沉吟,镜面上流光一转,似在考虑。
片刻后,他恭敬道:“上真既有此意,容老夫请示照虚老祖。”
只见镜玄取出一面古朴银镜,对着镜面低语数句。
镜中泛起涟漪,传出一道苍老却蕴含无上威严的神念:“既是天命所归,便遂他愿。然时镜关乎一族气运,尔等需谨慎相随,不可有失。”
“谨遵老祖法旨。”
镜玄躬身领命,转身对王举道:“上真请随我来。”
二人穿过重重镜殿,来到万象镜宫最深处。
但见万千镜面在此处交汇成一座天然镜渊,渊底悬浮着一团不断流动的液态光华——正是时镜本体。
这方奇物不见实体,宛若一团凝固的时光。
镜缘处不时迸发岁月流光,镜心中可见星河流转。
最玄妙的是,镜面映照出的并非当下景象,而是万物在时光长河中留下的轨迹。
“好一件时光奇物。”
王举负手而立,目光灼灼,依靠此镜,恐怕有希望领会“光阴之道”。
镜玄在旁解释道:“时镜乃天地初开时,时光长河分流所化。能照见过去未来,却也要承受相应因果。方才窥探上真根脚,已损其半分本源。”
王举凝视时镜,心有所悟。
混沌之道,纳万法而归一,这光阴之道,亦在其中。
他忽忆起道藏中一则古老的故事: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
“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这儵忽二帝,正是光阴流速之显化。
浑沌无窍,则喻指原始混沌未分时空。
七日凿窍,实乃强行分割时光为七日之期。
“妙哉!”
王举眸光粲然,“古人早已道破天机——混沌非死,而是经由光阴凿窍,方能由无极迈入太极!”
原始混沌如同未凿七窍的浑沌,包含万有却混蒙未显。需借光阴之凿。
否则诸般道韵,以及混沌天地,难有时序节律。
“那于自己而言,这光阴之道,亦是混沌衍化不可或缺的一环。”
王举凝视时镜,眼中道韵流转如星河流转。
这等涉及光阴本源的天地奇物,确实令他道心萌动。若能时常观摩参悟,领悟一丁点光阴真意,混沌道基的完善必将事半功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