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缝内暂时恢复了寂静,只有三人粗重的呼吸声和石缝外远处不甘的徘徊低吼。那枚被南宫廷强行催发、秒杀怪物的法则之茧,在爆发出惊人威力后,光芒彻底黯淡,表面布满了裂纹,仿佛耗尽了所有能量,变成了一块普通的灰白石块。
代价巨大,但效果显着。至少暂时震慑住了外面的窥伺者。
司马彦看着那枚报废的茧,心疼地咧了咧嘴:“这玩意…还是个一次性的大杀器?”
“力量耗尽,便会沉寂。”南宫廷蹲下身,检查着那枚报废的茧,发现其内部结构似乎并未完全损毁,只是失去了活性,“或许…有机会重新温养。”
他将目光投向手中另一枚被司马彦注入了一丝炎阳之力、表面浮现微弱火纹的茧,以及那枚最初提供庇护、光芒略显黯淡的主茧。
“我们需要更多的茧,也需要让现有的茧变得更强。”南宫廷做出判断。这归墟之地,法则之茧是他们生存和探索的根本。
接下来的时间,三人没有贸然离开石缝。司马彦全力疗伤,巩固金丹后期的修为,并尝试着持续向那枚火纹茧注入力量,那茧表面的火纹果然逐渐清晰明亮,散发的净化力场也带上了一丝暖意,对混乱能量的抗性似乎更强了些。
南宫廷则一边恢复灵力,一边研究那枚主茧。他尝试将混沌灰点的力量缓缓注入,主茧来者不拒,如同干涸的海绵般吸收着,散发的乳白色光晕愈发纯净柔和,覆盖的范围也隐隐扩大了一丝。他甚至能感觉到,这茧与他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微弱的联系。
慕容嫣则在两人的保护下,负责照料那枚报废的茧,偶尔尝试用自身微弱的木属性灵力温养,虽然效果甚微,但那茧的裂纹似乎不再扩大。
数日后,司马彦的伤势稳定下来,实力更胜往昔,对自身那丝“适应性”力量的掌控也熟练了不少。南宫廷的灵力完全恢复,混沌灰点更加凝实。而那枚主茧在持续滋养下,散发的净土范围已经扩大到接近两丈方圆,光芒稳定,如同一盏黑暗中的明灯。
是时候再次出发了。
这一次,他们有了明确的目标:寻找更多的法则之茧,并向着那具骸骨留言中可能指向的“归墟核心”前进。
三人离开栖身多日的石缝,主茧悬浮在南宫廷身前,散发着柔和的光晕,形成一个移动的微小净土。在这净土范围内,他们受到的侵蚀大减,甚至能有限度地动用灵力赶路,速度比之前快了数倍。
沿途,他们更加仔细地搜索。果然,在一些相对隐蔽的、能量流动异常的区域,又陆续发现了三枚沉寂的法则之茧。有了经验,南宫廷和司马彦分别用混沌之力和适应性炎阳之力将其激活。
南宫廷激活的两枚茧,呈现出淡淡的灰色光晕,与主茧气息相近,但更侧重于“净化”和“稳固”。司马彦激活的那枚,则火纹明显,光晕带着暖意,更偏向于“驱邪”和“增幅”。
他们将新得的茧与主茧放在一起,惊讶地发现,这些茧散发的力场竟然能够微弱地叠加和共鸣!虽然范围没有急剧扩大,但净土内的能量更加稳定纯净,甚至对灵力的恢复都有了一丝微弱的加成!
“这些茧…好像能组成某种阵列?”司马彦惊奇道。
南宫廷若有所思:“或许,这才是它们正确的使用方式。单个茧提供庇护,多个共鸣,则能形成更强的领域。”
这个发现让他们精神大振。如果能找到足够多的茧,组成一个强大的移动领域,那么在这归墟之地的生存能力将大大提升!
他们继续向着荒原深处前进。随着不断深入,环境变得更加恶劣。蚀灵之风出现的频率更高,有时甚至能看到一些由纯粹负面能量凝聚而成的、没有固定形态的“怨念聚合体”在荒原上飘荡,它们没有灵智,只有毁灭一切生灵的本能,极难对付,只能依靠法则之茧的力场逼退。
同时,他们也发现了更多前辈探索者留下的痕迹。除了骸骨,偶尔还能找到一些残破的玉简或石刻。通过解读这些零碎的信息,一个关于“归墟”的模糊真相,逐渐拼凑出来。
这里,并非天然形成的绝地,而是一个名为“混沌之民”的远古文明,为了探寻宇宙本源法则、对抗某种名为“终末暗寂”的大劫而创造的终极实验场!
“混沌之民”试图在此地模拟、研究乃至掌控各种极端对立的法则力量,以期找到超越极限、对抗“终末”的方法。而“归墟”,便是他们最大的实验场地。那些扭曲的法则、混乱的能量、乃至蚀灵之风,都是实验失控或遗留的产物。
而法则之茧,似乎是“混沌之民”用来稳定环境、保护自身、乃至进行某种“培育”的工具。所谓的“归墟核心”,很可能就是当年实验的控制中枢或者数据库所在!
至于“终末暗寂”究竟是什么,这些零碎信息中没有明确记载,只留下了无尽的恐惧和“一切终将归于死寂”的预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