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领袖站了出来,带着江雪院士、叶知遥将军他们,在绝境中建立了南海岛基地。
他们研发光伏发电解决能源问题,找来菜种恢复农耕,建起农场养殖场保障生存。
一步步带着我们清理全岛,把南海岛建成第一个安全区。
老人声音渐渐激动:后来更是利用卫星向全大陆直播,让散落各处的幸存者看到希望,陆陆续续救回三十多万人。
可以说,如今活在世上的每个人,祖上都是被领袖救下来的。
后来的事你们都知道了......老人的话语被哽咽打断。
从音波战术到觉醒药剂,从《星辉导引术》到航天旅行......
我们这群老家伙,是眼看着他把一个濒临灭绝的文明,一步步带到今天这个连星星都能伸手触碰的时代。
老人的话语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每一次播放,都让人不禁沉默。
在神州大陆收复日的庆典直播采访中,一位银发老人颤巍巍地闯入镜头,布满老年斑的双手紧紧握住话筒。
你们这些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永远想象不到末世的惨状......
老人浑浊的双眼蒙上水光,声音嘶哑得像破旧的风箱。
我亲眼见过怀胎八月的妻子在眼前变异,见过襁褓中的婴儿被丧尸分食。我们像蟑螂一样躲在污水横流的下水道,靠着啃食苔藓活命。
那时候的幸存者虽然喘着气,但人早就死了。
突然,他枯瘦的手指指向镜头后的城市天际线上那六个雕像道。
是领袖把我们从地狱里捞了出来!他带着战士清剿丧尸时,自己总是冲在第一个;
他研究那些对付丧尸的科技时,在实验室里连续晕倒过三次!
老人激动地跺着拐杖。
现在你们脚下每寸土地,都是他用命换来的!今天活着的每个人,祖上都是被他亲手从尸堆里救出来的!
说到这里,老人突然哽咽得说不出话,布满皱纹的双手微微发抖。
半晌,才用近乎祈祷般的语气喃喃自语:可是领袖啊......这么多年过去,您究竟去了哪里?
一点消息也不给我们留....我们这些老骨头,年年日日都在惦记您,真想再亲眼看看您啊........
可只能每天看着您的全息影像说话......当年一起从南海岛过来的老伙计,现在就剩我一个了...
后世的历史课本中,对江锦辞的评价早已成为定论:他完成了从救世主到文明升华者的跨越,将灾难的遗留物转化为文明前进的发动机。
然而,人们对他们的怀念远不止于教科书中的文字。
科学家在论文致谢中会提及江雪院士,但总不忘追加一句站在领袖的肩膀上;
建筑工人在高效完成工作时,会开玩笑说这手艺是林默将军传下来的;
精神系、念力系的新生们走进大学课堂的第一天,都会在课桌上看到那本烫金封皮的教材——《叶知遥精神力学导论》。
翻开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位白衣将军悬浮于空中的历史影像,下方印着她亲笔题写的序言:力量的真谛不在于征服,而在于守护。
当授课教授开始讲解第一章念力场基础构建时,总会提起那个经典的战例:在雷湛战役中,叶知遥将军正是用这招‘钢铁风暴’,为七万将士筑起了生命防线。
全息投影同步还原着当年集装箱如流星般坠落的场景,引得新生们阵阵惊呼。
实战课上,教练会反复强调叶知遥留下的训练要诀:念力如水,至柔至刚。
学生们模仿着影像资料里她的起手式,小心翼翼地操控着训练球。
每当有人急于求成时,教练就会敲着黑板提醒:看看第三章的案例!叶将军当年练习微观操控,可是对着绣花针练了一个星期!
学生们:“.…..”
夜幕降临时,图书馆里总有不少新生仍在研读《导论》。
有个戴眼镜的女生突然指着书页惊呼:原来叶将军在第二百页的注释里,还留下了关于精神力共鸣的前沿猜想!
这句话引得周围学生纷纷凑过来围观,众人对着那段加密公式热烈讨论起来。
窗外的月光洒在书本烫金标题上,仿佛与七十年前那个白衣身影遥相呼应。
这些年轻的眼睛里闪烁的光芒,正是对这位传奇将军最好的致敬。
江锦辞和他的战友们,已不再只是历史人物,而是成为一种精神符号,一种文明的方向。
每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次第亮起,那些经历过末世的老人们总会透过窗户望向城市中央那六座雕像喃喃自语。
金陵城陵园深处,一个白发苍苍的女人静静凝视着手机屏幕。
画面里,那位老人哽咽的呼唤还在空气中震颤。
她抬头望向面前并列的四座墓碑,目光最终落在最左侧那块石碑上,嘴角泛起温柔的弧度。
辞哥,你看见了吗?她轻声对着墓碑低语,大家都很想你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