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诵罢,天策堂内哗然一片,众人皆被词中磅礴气势所震撼。
“好!好词!”
贾政激动不已,高声赞叹。
‘又是一首绝妙之作!’
贾敬深深凝视贾玚,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贾宝玉怔怔出神,黯然将方才所写的《访菊》揉作一团,随手丢开。
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三人目光灼灼地望着贾玚,眼中满是痴迷。
这般男子当真令人心驰神往!
婶娘,此词断不可外传。
贾敬神色肃穆地对贾母说道。
贾母猛然醒悟,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惊惶,急忙吩咐道:赦儿,政儿,珍哥儿。
老太太!
贾赦、贾政、贾珍面露疑惑。
今日在场之人皆需登记在册。
所有下人严加告诫,胆敢泄密者,乱棍 ** 。
贾母厉声喝道。
三人虽不明就里,仍立即照办。
不多时,满堂宾客及仆役皆被严令封口。
贾玚听闻,只是淡然一笑。
即便词作外传又如何?
难道皇帝会因一首词治他的罪?
荒唐!
若论罪过,贾宝玉早该问斩。
王夫人四处宣扬其子衔玉而生,这等异象岂是寻常勋贵可享?
宝玉。
既已认输。
明日自行前来,莫要等我派兵去请。
贾玚凝视贾宝玉,嘴角噙着笑意。他早想教训这个凤凰蛋,今日倒送上门来。
那些新兵操练的法子,正好一一试遍。
我...我绝不食言!
贾宝玉强撑着喊道,眼角余光瞥向林黛玉等人。
甚好。
贾玚笑意更浓。
秦国公府,天策堂。
众人从词作 ** 回神,再度大快朵颐。
论及膳食,秦国公府堪称京城之冠,沁春楼的名厨样样拿手。
贾宝玉闷头吃喝,贾玚则逗弄着惜春,小姑娘笑得前仰后合。
欢快的笑声如银铃般在厅堂回荡,众人见状皆露出欣慰之色。
母亲。
时辰不早了,可要回府歇息?
贾赦已显不耐,在亥时开口询问。
贾敬含笑附和:叔母若尽兴,改日再来玚哥儿府上相聚,如今天色已晚。
贾母摆手道:我这把老骨头经不起折腾,倒是年轻一辈该多走动。
妹妹若有空,不妨带凤丫头她们常来玚哥儿这儿。
宝丫头每日要来习武,妹妹也好照看。
薛姨妈连忙笑应:老太太说得是,我也正想多见识国公府风光。
说话间,贾赦等人簇拥着贾母离开秦国公府。
贾玚留迎春三姐妹在府中过夜,林黛玉与史湘云也一同留下。
唯薛宝钗随薛姨妈返回荣国府,约定次日再来。
送别众人后,贾玚命人备上醒酒汤。虽黄酒后劲于他无碍,但三春及黛玉、湘云年岁尚小,恐不胜酒力。
贾玚转向史湘云问道:云妹妹日后常住西府?
老祖宗与二位叔父商议定了。
我便长住荣国府,不必再回史家。
原本二位叔父今日要来,听闻二哥哥只请两府宴饮,便作罢了。
史湘云心直口快,将事情和盘托出。
贾玚闻言挑眉轻笑:你这二位叔父倒也有趣。
既入了西府,云妹妹安心住下。你与老祖宗是正经的姑侄血脉。
那些烦心事,忘了也罢。
史湘云眸光微动,敏锐察觉话中深意,定定望向贾玚。
她在史家寄人篱下,生活清苦甚于丫鬟,还需做活计贴补用度。
虽客居荣国府,但贾家待她与三春无异,月例用度分毫不差。
贾玚转开视线,对林黛玉打趣道:听闻林妹妹前些时日泪落如雨。
竟将老太太院里的花儿浇得格外精神。
二哥哥!
林黛玉秋水般的眸子横了贾玚一眼,娇声嗔怪。
虽年仅十岁,女儿家的颜面终究是要的。
“好好好,我不提了,说些正经事。”
“妹妹来京城这些日子,还没给家里写过信吧。”
“若是想和林姑父说说话,只管把信交给怜月,不消几日就能收到回信。”
“再者,明年开春我要去江南,妹妹若愿意,不妨同去,正好见见林姑父。”
贾玚温声说道。
“啊!”
林黛玉闻言一怔,眼眶顿时红了。
毕竟年纪尚小,离家多时,如何不想念父亲林如海。
转眼便泪如雨下,身旁的丫鬟赶忙递上手帕。
贾玚目光转向迎春,见她娴静温婉的模样甚是可人。
再看探春,却是机灵俏皮。
此时惜春已困得睁不开眼,贾玚忙让观言送她回东院。
其余几位姑娘也各自派人送回住处。
......
荣庆堂这边。
贾母正与薛姨妈说着贴心话。
“早听说玚哥儿是当朝第一猛将,打得鞑靼、女真闻风丧胆。”
“今日一见,对家人却这般温和,还能写出绝妙好词,这般儿郎当真世间少有。”
薛姨妈连声赞叹。
贾母听得眉开眼笑,却仍谦逊道:“玚哥儿确实争气,就是性子太刚直,待人难免严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