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荣国公府的女眷们如贾母、王夫人等都亲自在门口迎接水溶一行。
水溶对此并未多言,只是感到这是贾家对他重视的体现。
他对元春非常满意,因为她不仅是贤妻,在外貌上也极为出色。
这也让他想到上次去王府的经历,让他产生了再去拜访的想法。
探春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她希望也能借此机会前往王府寻求姐夫的帮助,不过最终能否应下需要看姐夫的决定。
王夫人则希望水溶与元春的关系越来越好,并尽快有孩子。
贾母则对水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邀请他休息片刻。
探春眼中闪过一丝欣赏,对于与姊妹相聚,她满心欢喜。
然而她们只是来赴宴,黄昏前即需离去,难免有些惆怅。
然而宝玉的一席话语让她有所感触,于是她靠近湘云,扶着她的肩头轻笑,提议道:“只要云妹妹愿意开口,喊一声溶哥哥的名字,事情或许就能如愿。”
湘云挽着宝钗的手臂,缓缓讲述着王府的景致。
那王府内的古木参天、白石峻峭、亭台楼榭、环山衔水的美景让她心生向往。
她描述着湖心亭西北的荷池,引得众人眼中熠熠生辉。
虽然她们也曾去过,但只是匆匆一瞥,如此美景,岂能让她们这些深闺女子轻易错过。
黛玉心中向往,听着湘云的描述,心中不禁跳动起来。
她微嗔了宝玉一眼,提醒道:“那是王府,你随便可以去,我们可去不得。”
探春脸色微红,也啐道:“你这丫头乱说些什么。”
宝玉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提议道:“如此美景,若错过实可惜。
我们何不去王府一游?”
元春脸上飞起红霞,她知道宝玉是想在众人面前表现夫妻情深,心中感动。
她知道他有这样的想法,日后若有出格之处也会包容他。
宝钗穿着粉色大衣,看着两人互动,心中觉得好笑。
她们俩虽时常争吵,却也是相互牵挂的冤家。
黛玉望着活泼的湘云,笑着说:“这云丫头真是让人不得安生。”
宝玉也理解了她的含义。
元春在贾母面前被打趣,更加害羞,嗔怪道:“祖母……”
黛玉等人听到湘云口中的溶哥哥,有些惊讶。
结合湘云的开朗性格,她们猜测可能是溶、浓二字发音不清。
贾母看到这一切,心中欣慰。
她感慨地说:“这大丫头能遇到王爷真是有福气。”
然后她打趣小两口的新婚生活。
旁边的小屋内欢声笑语不断。
堂外不适合谈话,于是小辈们去了侧房嬉闹,而水溶、元春则与贾母等人进入堂内。
李纨拉着贾兰询问在王府的生活情况。
贾兰见到母亲激动不已并告诉她姑夫对他们很好,还安排了国子监的夫子教导他们读书。
水溶表示可以让元春和孩子们叙叙旧,不必在意太多。
湘云眉梢轻扬,以娇憨之态回应道:“今日心情好,不理你这挤兑之言。”
她嘴角的笑意未散,却以水溶宠溺的言语所安抚。
水溶瞅见丽人星眸含情,轻挽她的柔荑,声音柔和,“元春为人贤淑,持家有序,能遇见她是我的福份。”
元春听后内心认同,觉得遇见夫君确实是一大福气。
正堂之上,水溶坐于交椅之中,与贾母相对而坐。
高台之上无人坐席。
另一侧,宝玉等人与探春、湘云笑谈风生。
因未到饭点,众人并不匆忙。
水溶此次前来,意在让元春等人见见她的娘家人,因此稍早到达,并不在意饭食之事。
宝钗转换话题,问道:“云丫头,你在王府可安好?”
李纨听到贾兰喊王爷姑父,心中安稳。
又见水溶请了国子监的夫子教学,对王爷的善待感激不已。
湘云调皮地看向羞涩的丽人,玩笑道:“你要是不去向姐夫求情,我就说是你提的建议。”
探春听到这话,虽然心中无语,但性格豪爽的她并不扭捏,答应会在姐夫来时央求他。
荣禧堂内,水溶并未久留,腾出时间让元春与娘家人叙旧。
贾母拉着元春的手,脸上流露出慈爱之色,询问她在王府的生活。
元春感受到祖母的关爱,回答说自己很好,王爷也很疼爱她,管理王府内务并无大事。
王夫人则询问了秦姑娘在王府的情况。
水溶明白了凤姐儿的意思,保证如果有生意机会,一定不会忘记她。
王夫人提醒注意事宜,贾母听后赞扬大丫头做事得体。
凤姐提及贾琏,水溶心生疑惑,因为贾琏的行为不应该在公众场合谈及这种私密之事。
元春了解太妃的态度后也重视此事,因为她意识到自己是王妃需要早诞子嗣,以保障自己的地位。
她提到秦妹妹(秦可卿)在王府中的表现让她满意,并请求她帮忙管理府内事务。
王夫人对秦可卿的态度有些疑虑,担心她在王府中会钻空子,但也明白元春是真心为她着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