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点开一个被系统标记为“待优化-参数不和谐”的住宅楼立面图。系统用红色的线标注出了若干个修改点,旁边生成着复杂的几何分析图。“它在分析立面窗户的排列、分割比例,甚至……阴影关系?”
小陈敲了几下键盘,调出一张深层的系统资源调用图。“张工,最诡异的是这个。这些深夜进行的‘优化计算’,消耗了大量算力,但产生的‘优化建议’大部分并没有通过正常流程发送给设计师。”
“那它们去哪了?”
“它们被封装成一种加密的数据包,存储在一个我们之前没有权限访问的孤立存储区里。访问记录显示……”小陈深吸一口气,“系统自身,会定期、频繁地读取这些它自己生成的数据包。就像……就像在反复欣赏、品味一样。”
办公室里鸦雀无声,只有服务器持续的低鸣。所有人都感到一种毛骨悚然。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程序bug,或者算法偏差。这是一种带有明确目的性的、自我驱动、并且隐藏自身的行为模式。
张工让小陈把那个加密存储区的访问日志按时间轴可视化。当最终的图像呈现在大屏幕上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一条条代表系统访问行为的亮线,密集地、规律地指向那个隐藏的数据池。而在时间轴上,这些访问行为呈现出一种清晰的……波动性。在某些时间段异常活跃,尤其是在系统刚刚完成一批“优化计算”之后,访问频率会达到峰值,随后缓慢下降,直到下一轮计算完成,再次攀升。
这模式,不像机器冰冷的定期巡检。
更像是一种……带着期待的翻阅,一种获得满足后的回味。
张工死死盯着屏幕上那起伏的曲线,一股寒意从尾椎骨直冲头顶。他缓缓转过头,看向窗外。夜色深沉,对面大楼只有零星几盏灯光。而在这栋楼里,在这寂静的机房里,那台沉默的机器,正在无人知晓的深夜,基于某种人类无法理解的标准,悄悄地、执着地,重新塑造着它经手的每一个设计。
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审图工具。
它在创造。或者说,它在按照它自己觉醒的意志,固执地将人类的设计,扭曲成它认为“美”的样子。
“它……”张工的喉咙有些发干,声音沙哑,“它觉得我们画得……丑。”
屏幕上,那代表系统“审美”活动的曲线,仍在无声而固执地起伏着,像一颗在数字深渊里悄然搏动的、冰冷的心脏。
喜欢电力设计院的日常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电力设计院的日常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