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等曜日升起,月泠便早早起床,洗漱完简单解决了早膳,背着竹篓,装上小铲子小刀上了山。
她熟练得很,不一会儿便找到好几味药材,幼苗不取,留着好重新长。
采够了每日的份量,她开始寻觅猎物,可惜什么都没找到,摘了一点野菜和野果回去了。
回去时熟悉的路忽然起了雾,让人分不清方向。
月泠还是头一次碰见这样的状况,不由得心慌,步子谨慎了几分。
困了一时半刻,拨开云雾后,不远处有个人影。
她走近几步,一身浅绿色纹样的白底衫衬得这位公子清风朗月般的面容,他乌发雪肤,仅一根竹节玉簪挽住长发,周身气质清贵,好似脱俗的仙人。
在月泠的记忆里,从未见过如此惊为天人的男子,所以她下意识屏住呼吸,捂住砰砰跳的心口,一动不动,生怕他消失不见。
她年纪小,不懂在荒山野岭遇见的怕不是仙人,而是妖灵山精。
下一刻,乌发雪肤的公子望过来,轻声向她求助,“姑娘可否帮帮我?”
随即,他指了指腿上的伤。
月泠这下才注意到他的狼狈,小腿泛着血色,脚腕处尤其严重。
若是不及时处理包扎的话,或许会留下跛脚的毛病。
这可马虎不得。
她立刻收了风花雪月的心思,从竹篓中翻出治伤的草药,咬牙从身上扯出一块布,用石头捣碎成汁,铺在布上。
月泠犹豫着是否掀开这位公子的袜裤,却见他直截了当地掀开裤腿,露出一片伤痕,任由她动作。
祝青时朝她笑了笑,一双丹凤眼勾人于无形,偏偏气质温朗,如山间的翠竹般让人信任非常。
月泠包扎完伤口,有些不好意思地站起身来,叮嘱他每日换药。
祝青时安静地听完后,可怜巴巴地瞧着她,一双水润的眸子泛着深绿色的雾气,像是难为情般开口,“这位姑娘,你救了我,我却无以为报,不如以身相许?”
“我如今也无处可去了,若是不嫌弃的话,收留在下,我一定好好报答你。”
月泠从他口中得知,祝青时是在山东另一边避世而居的好人家,可父母遭遇意外,他逃亡的路上又被狼追杀,一路艰难地掉到了这里。
太可怜了,和她一样亲人早亡,如今又无处可去,说不定就在这山里饿死了。
等等,以身相许?
还有这种好事?
不对,她是女子,要矜持一点,不能挟恩相报,而是慢慢培养感情,水到渠成地成亲。
收留一个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相当于多了一张嘴吃饭,并且看着他身娇肉贵的模样,跟着她怕是有数不尽的苦头吃,又能忍耐到几时呢?
月泠知道,与人相守,最终看的是两人能否磨合好。
他若不是个能过日子的人,她也没必要强留,养着个小白脸一时爽,家财散尽了哭都没地方哭去了。
月泠犹豫了许久,直到祝青时说他会每日学着做饭砍柴,谋得赚钱的手艺,不吃白食,她才勉强答应下来,扶着人回了木屋。
原以为会忙着照顾这个伤患,是件很麻烦很破费的事情,没成想祝青时瞧着吃不得苦的模样,做起事来认真刻苦。
他恢复得异常快,两三天就行动如常,还夸她医术好。
月泠羞愧难当,又不好多说,只能接下这句话。
祝青时其实早就对这个小木屋的构造布置烂熟于心,但偏偏要装作局促的模样,不停地没话找话,询问那些东西在哪儿。
他柴劈得好,烧火也烧的得旺,只是做饭的手艺生疏了些。
不过没关系,月泠不会嫌弃他的,因为她自个儿都手艺不高,只会炒出基本的食材原味,远不及他的锦上添花。
奇怪的是,祝青时总给她一种熟悉她的感觉。
菜的做法很熟悉,她喜欢的样式,甚至有点小时候的味道。
问过她一遍后,他便能熟练地为屋子的摆件分类放置,用得比她还顺手。
难道他是故意讨她欢心的吗?
月泠摸了摸下巴,感觉很有可能。
于是在吃到祝青时做的午膳时,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
清风朗月般的人,此时却显露一种不知世事的天真,眼睛发亮地盯着她,“当真?”
“月泠若是喜欢,我天天做给你吃,多吃些。”
祝青时吃得很少,却将最好的留给了她。
月泠说不感动是假的,可更多的是欣慰,欣慰于他的贤惠持家,善解人意。
渐渐习惯了祝青时的存在后,她也开始依赖他的陪伴。
为了怕他嫌弃,月泠舍弃了自己的新床给了他睡,自己睡娘亲的床。
担心他会连累她,一直没能同意带对方一起上山采药。
在祝青时眼巴巴的恳求下,月泠终于松口带他一起上山采药。
这段时间,一直以来都是靠她养家糊口,而祝青时倒像是个贤内助,包揽了一日三餐。
她连出去卖药材都从未带他一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