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寒傀儡阻路·手札泄真机
金银气劲化作的翼膜划破风层,带着尖锐的啸声掠过枯萎的林梢。孤鸿子只觉经脉中阳髓兽内丹的暖意与圣火令的紫炎相互激荡,每一次气劲流转都似有细流冲刷经脉,原本残留的魔气余孽竟被这股交融之力彻底消融,脑海中系统仅淡淡闪过“气劲纯度提升至七成,阴阳归元劲初显转化之能”,便再无多余提示,倒合了他不愿依赖外力的心思。
“剑鞘的光更暗了。”清璃突然开口,左手死死按住倚天剑鞘,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鞘身原本流转的金色文字已黯淡如残烛,仅“倚天”二字还留着微弱光晕,“圣火令的阳气在衰减,玉衡的蛊阵怕是撑不住了。”
灭绝脚下一点,身形如箭般追上两人,左肩伤口因剧烈动作再度渗血,暗红的血珠顺着道袍下摆滴落,在飞掠的气流中化作细碎的血雾。她却恍若未觉,目光死死盯着前方天际那片愈发浓重的红光:“当年师父风陵师太曾说,郭襄祖师的九阳护山阵有‘三关九窍’,如今红光起于‘阴窍’方位,定是地脉阳气被魔气压制了。”
孤鸿子闻言心中一动,指尖悄然划过怀中郭襄手札的封皮。方才仓促间未及细看,此刻借着风势展开一角,泛黄的宣纸上除了熟悉的蝇头小楷,竟还画着简易的昆仑地形草图,“阴窍”二字被圈注其上,旁注“尹、萧二人殒命处,阴气聚而不散,需以杨过所赠玄铁镇之”——这“尹、萧”分明便是当年盗取九阳真经、最终死于昆仑的尹克西与潇湘子,金庸笔下那段九阳真经流落的往事,竟在此与眼前的魔祸隐隐相连。
正思忖间,下方山道突然传来轰然巨响,三道黑影从两侧山壁跃出,落地时震起漫天碎石。那是三具形似昆仑弟子的傀儡,浑身覆盖着暗绿色的鳞甲,双眼嵌着幽蓝的魔晶,手中青铜剑泛着与地缝魔气同源的阴寒。
“是寒髓傀儡。”灭绝眼神一凛,倚天剑瞬间出鞘,金色剑气如长虹般劈向最左侧的傀儡,“郭襄祖师手札记载,昆仑山中曾有术士以寒髓铸傀儡守护秘地,没想到竟被魔气侵染了。”
青铜剑与倚天剑相撞的刹那,一股刺骨的阴寒顺着剑身蔓延,灭绝手腕微颤,竟被震得后退半步。那傀儡却毫发无伤,青铜剑反撩而起,剑风带着冰碴刮向她的面门。
清璃见状旋身掠过,倚天剑鞘横向拍出,鞘身金色文字骤然亮起,与傀儡魔晶的幽蓝光芒碰撞出滋滋电火花。“这傀儡的核心在胸口!”她厉声喝道,剑鞘顺势下沉,精准磕在傀儡胸口鳞甲的缝隙处。
孤鸿子已借着两人缠斗的间隙绕至傀儡身后,玄铁剑并未出鞘,指尖凝聚的金银气劲化作细如发丝的针芒,顺着傀儡后颈的关节缝隙刺入。气劲入体的瞬间,他清晰察觉到傀儡体内流转的阴寒之力如乱麻般交织,与阳髓兽内丹的暖意恰好形成相生相克之局。
“师妹借九阳劲一用!”孤鸿子扬声喊道,左手按向灭绝持剑的手腕。灭绝虽有迟疑,但见傀儡青铜剑已逼近清璃咽喉,当即催动峨嵋九阳功,金色内力顺着孤鸿子的手臂涌入其经脉。
这股内力虽不及孤鸿子的阴阳归元劲醇厚,却带着纯粹的九阳本源气息——正如当年觉远大师圆寂时传下的三脉九阳同出一源,峨眉九阳功的阳刚之气与阴阳归元劲中的纯阳一脉瞬间共鸣。孤鸿子只觉丹田暖意暴涨,指尖气针突然化作螺旋状,硬生生在傀儡体内开辟出一条通道,将阳髓内丹的热力强行灌入其核心魔晶。
“砰”的一声闷响,傀儡胸口鳞甲炸裂,幽蓝魔晶化作齑粉。剩下两具傀儡见状同时转向孤鸿子,青铜剑交错成网,阴寒剑气几乎冻结了周遭空气。清璃趁机绕至右侧傀儡身侧,剑鞘猛击其膝盖关节,趁着傀儡身形一矮,右手抽出腰间短剑,精准刺入其魔晶所在。灭绝则以倚天剑硬接左侧傀儡的攻击,剑身上金色剑气暴涨,竟将青铜剑逼得寸寸碎裂。
解决傀儡不过盏茶功夫,三人却都渗出细汗。孤鸿子看着指尖残留的阴寒气息被阳气消融,心中对阴阳归元劲的领悟又深了一层:“这傀儡的阴寒之力虽毒,却能滋养阳劲,若能找到转化之法,或许能反制魔主的阴气。”
“先顾眼前。”灭绝收剑入鞘,目光扫过傀儡残骸,“这些傀儡本是守护襄风谷的屏障,如今尽数被魔气侵染,可见昆仑的阴气已浓到何种地步。”她话音刚落,清璃怀中的追踪蛊突然剧烈震颤,蛊虫尾部银丝直直指向石室方向,竟泛起淡淡的黑气。
三人不敢耽搁,孤鸿子再度催动气劲化翼,带着两人加速疾驰。沿途所见愈发触目惊心:原本青翠的草甸已化作焦黑的土地,无数细小的黑色藤蔓从地下钻出,缠绕着枯死的树木疯狂生长;几只被魔气侵染的野兔身形膨胀数倍,红眼獠牙,见人便扑上来,被清璃一剑一个斩杀,尸体落地即化作黑烟消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