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昊带着优化后的批量制作流程手册离开后,林越刚回到青风镇学员的临时膳房,就看到膳房管事王伯正蹲在地上,对着一堆破损的陶盘唉声叹气。阳光透过膳房的木窗,落在那些裂纹纵横的陶盘上,原本用于传导灵气的灵纹,此刻大多断裂成了碎片。
“这些陶盘是学院特意定制的灵膳陶盘,盘底刻着‘聚灵纹’,能在盛放热灵膳时锁住灵气,可前几天灵膳节人多手杂,摔碎了近百个。” 王伯捡起一个边缘崩裂的陶盘,语气无奈,“新的陶盘要等半个月才能从主城运来,现在能用的陶盘不够,学员们做灵膳只能用普通瓷盘,灵气流失率比平时高了 12%,连锁灵灵豆腐的口感都受影响了。”
林越接过陶盘,指尖抚过盘底的聚灵纹。启动灵植溯源技能后,淡蓝色的系统面板立刻显现 ——【灵膳陶盘破损分析:聚灵纹断裂处共 17 处,灵泥层脱落面积约 23%,灵气传导效率降至 31%;传统修补方式(普通陶土粘合)无法修复灵纹,且会进一步阻断灵气流动】。他突然想起之前在灵植培育区附近,看到过灵泉边堆积的黑色淤泥,当时系统曾提示那是 “富含灵气的灵泥,可用于灵具修复”。
【叮!检测到灵膳陶盘修复需求(可用陶盘缺口 87 个,灵气传导效率≤35%)、传统修补工艺失效(灵纹修复率 0%)、灵泉灵泥应用潜力(灵气亲和度 92%),触发系统支线任务 “灵盘重聚”】
【任务目标】:48 小时内完成三项核心任务:1. 采集灵泉灵泥并优化其特性(提升粘性与灵气传导率),研发 “灵纹修复工艺”;2. 修复 50 个破损灵膳陶盘,确保修复后灵气传导效率≥85%,与完好陶盘性能一致;3. 编写《灵膳陶盘应急修复指南》,记录灵泥采集、工艺步骤及养护方法,供学院长期使用。【任务奖励】:系统积分 510 点,解锁 “灵具修复强化” 主动技能(LV.1,提升灵具修复后的耐用度 48%),获得 “灵纹拓印模板”(可快速复制基础聚灵纹),系统经验值 + 2700。【失败惩罚】:灵膳陶盘缺口持续存在,学员灵膳制作灵气损耗率上升 18%;灵泉灵泥的应用潜力未被开发,后续灵具破损无法应急修复。
“王伯,这些陶盘能修。” 林越放下手中的陶盘,语气笃定,“灵植培育区后面的灵泉边有灵泥,能修复聚灵纹,咱们现在就去采集。”
两人带着藤筐和铁铲,快步来到灵泉边。只见清澈的灵泉从石缝中涌出,在泉眼周围堆积出厚厚的黑色淤泥,淤泥表面泛着淡淡的灵气光晕,用手触摸时,能感受到细微的灵气在指尖流动。林越启动中级食材鉴别术,系统面板立刻弹出灵泥的属性:【灵泉灵泥:基础粘性 65%,灵气传导率 78%,含微量灵脉成分;优化方向:加入 5% 灵脉粉末提升粘性,混入 3% 灵泉泉水调节湿度,可使粘性提升至 88%,灵气传导率提升至 91%】
“采集时要选泉眼周围 1 米内的灵泥,这里的灵脉成分最丰富。” 林越拿起铁铲,小心翼翼地将表层的淤泥拨开,采集下方颜色更深、质地更细腻的灵泥,“避免混入石子和杂草,不然会影响修复效果。” 王伯跟着林越的动作,将采集到的灵泥轻轻装入藤筐,不到一个时辰,就采集了满满两筐灵泥。
回到膳房后,林越立刻开始优化灵泥。他将灵泥倒入陶盆中,按比例加入灵脉粉末和灵泉泉水,然后用灵竹杖顺时针搅拌 —— 搅拌速度要均匀,每圈耗时 2 秒,共搅拌 36 圈,让灵脉粉末与灵泥充分融合。“搅拌时要注意灵泥的湿度,以能捏成形状且不粘手为宜。” 林越捏起一团灵泥,轻轻按压后松开,灵泥保持着按压后的形状,没有散开也没有粘在手上,“这样的灵泥粘性和灵气传导率都达标了。”
接下来是 “灵纹修复工艺” 的研发。林越挑选出一个破损较轻的陶盘,先用灵泉泉水将陶盘表面的灰尘和残渣清洗干净,再用灵布擦干,然后用细砂纸轻轻打磨聚灵纹的断裂处,让断裂的纹路边缘变得平滑,便于灵泥贴合。
“第一步是‘灵纹定位’。” 林越拿出一张透明的灵纹拓片,覆盖在陶盘底部的聚灵纹上,用灵墨笔沿着拓片上的纹路,在陶盘的断裂处画出清晰的线条,“要确保画出的线条与原有纹路对齐,误差不能超过 0.5 毫米,不然会影响灵气传导。”
第二步是 “灵泥填补”。他取适量优化后的灵泥,放在掌心揉成细条,然后沿着画出的线条,将灵泥轻轻填补到断裂处,用指尖轻轻按压,让灵泥与陶盘表面齐平,同时挤出灵泥与陶盘间的空气。“填补时力度要适中,太轻会导致灵泥与陶盘贴合不紧密,太重会挤压灵泥变形,影响纹路的完整性。” 林越边说边用小刮板将灵泥边缘刮平,确保修复后的纹路流畅自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