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初立,万象更新。
但,那,来自东方“有扈氏”的叛乱消息,却如同一片,巨大的乌云,笼罩在了,这,崭新的,王朝的上空。
都城安邑,夏王宫内。
新任的夏王启,正,就此事,与他座下的六卿大臣,展开着,激烈的,讨论。
“陛下!”一位,曾是,舜帝旧臣的白发老者,上前一步,忧心忡忡地说道,“有扈氏,乃是东夷大族,其民风彪悍,兵力强盛。其首领,更是,与那伯益,有八拜之交。”
“如今,他们,打着‘恢复禅让’的旗号,颇得,一些,遵循古制的部落的,同情。我朝,刚刚建立,根基未稳。不易,轻起战端啊!不如,先,行招安之策?派遣使者,予以安抚,赏赐财帛,以,化解干戈?”
“招安?”
还未等启开口,他座下,一位,在钧台大会之上,第一个,站出来,拥立启为王的,年轻将领,便,冷笑一声,站了出来。
“高阳大人,此言差矣!”那将领,对着老者,拱了拱手,而后,转向启,声音,铿锵有力地说道,“陛下!此,非,部落之间的,疆土之争,亦非,财帛可以化解的,利益之争!此,乃是,国体之争!”
“是,我大夏王朝‘家天下’的世袭之道,与,那,早已,不合时宜的‘公天下’的禅让之道,之间,你死我活的,道统之争!”
“有扈氏,其心可诛!他们,打着,为伯益复仇,恢复禅让的旗号,看似,仁义。”
“实则,是,在,从根本上,否定陛下您,继承大统的,合法性!此,乃,大逆不道!”
“今日,若,不能,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其,连根拔起,彻底剿灭!则,天下诸侯,必将,人人效仿!”
“届时,我等,今日,所建立的,这,崭新的王朝,必将,在,无休止的,内乱之中,分崩离析!”
“故,末将,请战!请陛下,亲率大军,东征!用,那有扈氏的鲜血,来,为我大夏王朝,奠定,那,万世不移的,统治根基!”
一番话,说得是,杀气腾腾,掷地有声!
大殿之内,瞬间,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和;一派,主战。双方,争执不下。
最终,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那,高坐于王座之上,从始至终,都,一言不发的夏王启的身上。
启,看着下方,那,争论不休的群臣,他的脸上,没有半分犹豫。
他,缓缓地,站起身。他那,充满了,力量与野心的目光,扫过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传朕旨意。”他的声音,冰冷,而又,充满了,不容置疑的,王者威严。
“三日之后,于钧台,集结六军,朕,要,亲征!”
……
三日之后,钧台。
这里,是启,被万千诸侯,拥立为王的地方。
这里,也是,他,那“家天下”的起点。
如今,他又,选择在了这里,作为,他,开国第一战的,誓师之地!
数十万,早已,整装待发的夏朝大军,结成了,一个个,森严的方阵,鸦雀无声地,肃立在,高台之下。他们的脸上,充满了,一种,即将,为他们的王,去,开疆拓土的,狂热与骄傲!
启,身穿一件,由黑铁,所铸就的,威严的,王道战甲,腰悬,他父亲大禹,所留下的,人皇圣剑,一步一步地,登上了,那,早已,搭建好的,誓师高台。
在他的身后,那,象征着九州归一的九尊巨鼎,一字排开,散发着,镇压天地的,厚重气息。
他,拔出了那柄剑,指向了,东方,有扈氏所在的方向!
他,对着下方那,数十万,早已,热血沸腾的大军,发表了,一篇,足以,载入华夏史册的,充满了,杀伐与铁血意志的,战前宣言!
这,便是,历史上,着名的——《甘誓》!
“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
(啊!六军的将士们,我,在此,向你们,郑重宣告!)
“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
(那有扈氏,违背了,金木水火土,五行运转的天道;更是,抛弃了,由,天地人,三皇五帝,所定下的,人伦正统!)
“天,用,剿绝其命!”
(上天,因此,而,要,彻底地,断绝他们的国祚与性命!)
“今,予,惟恭行——”
“天之罚!!”
(今日,我,启,只是,恭敬地,执行,上天,对他们的,惩罚!)
他的声音,通过,人道气运的加持,响彻在,每一个士兵的耳边!
那,原本,只是,一场,因为,权力更替,而引发的内战。
竟是,被他,用,这,充满了煽动性的语言,硬生生地,拔高到了,一场,代表着“天道”,去,惩罚“逆贼”的,正义之战!
“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
(战车左边的甲士,若不奋勇杀敌,便是,不遵从我的命令!)
“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
(战车右边的甲士,若不奋勇杀敌,便是,不遵从我的命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